回到頂端
|||
熱門:

馬「親美遠中」謝「親中對決國民黨」劇場解碼

美麗島電子報/林濁水 2013.04.30 00:00
繼謝長廷之後, 長期當蔡英文政策顧問的清華大學教授姚人 多也嚴厲地批評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尤其似乎和謝長廷一樣, 都認為民進黨2008年來無論總統或國會大選一再敗,關鍵就 在兩岸政策尤其是國家定位上遠不如國民黨好。早在2012年 剛投完票後,謝長廷甚至說,民進黨兩岸政策應該跟著國民 黨走,而現在則進一步說在「和中」上要趕過國民黨,讓北 京喜歡民進黨超過國民黨才行。這一來令為兩岸政策困擾不 已的民進黨更加焦頭爛額了。既然謝長廷認為和中要趕過國民黨,那麼我們且把焦點就轉到國民黨身上 吧。 回顧五年來,我們發現國民黨,竟然和民進黨一樣,內部為了兩岸政策尤其是國家定位也發生了強烈矛盾,而且對立的 尖銳程度不只一點也不輸民進黨,像「見不得別人好」、「心 態可悲」、「可恥」、「支持馬的人都走光了」等話都出籠 了,這樣赤裸裸的措詞,在民進黨內爭時都還看不到,真令人驚嘆。 毫無疑問,當民進黨中有人認為自己政策如再不大幅變動, 民進黨沒前途時,國民黨內也一樣有人認為自己政策如再不大幅變動,國民黨就完了。兩黨差別只在於民進黨是黨中央 不動,在野的謝,游都認為非改不可─雖然謝游兩人方向完全對立;相反的國民黨,在野的連,吳力求維持連戰當主 席時採取的超高度親中路線,而中央掌握在馬總統手裏,由他主導轉向。馬的轉向非常劇烈,甚至被批為從親中走到了親美遠中,這樣的批評固然和事實有距離─無論如何,馬不敢遠中,但這誇張的批評至少說明了他路線調整的激烈性。更有趣的是,馬淡化連,吳過度親中,淡化一國兩區立場,還反過來強調台灣的主體性,這等於往民進黨的方向調了;相反的,謝則向連,吳的方向調。 現象非常詭譎,得好好地分析一番。 台灣的兩岸政策涉及到四個互相連動的價值:主權確保、兩岸和諧、交流順暢、分配公平。台灣社會當然希望這四個價值全都能得到滿足,問題是,由於中國不願承認台灣主權, 因此台灣愈採強化主權行為則兩岸必然愈不和諧;但兩岸經貿要順暢則政治愈和諧;一旦和諧了經貿也順暢了,只是這一來台灣企業也自然愈擴大向對岸的投資,台灣失業率不免上升,分配落差自然愈來愈大,於是經濟民族主義必然滋生,最後,台灣主權的認同隨著水漲船高。現在就把這四個價值的連動關係以下面的四象限圖表現出來: 台灣主體意識,主權意識一旦上升,無疑民進黨將是民意支 持度上的得利者,因此在主權確保這個象限民進黨處於優勢。馬英九無法忍受在這個象限他和民進黨的落差太大,因此不得不調整過度親中路線,並不惜在「一中」議題上和代表傳統路線的連戰吳伯雄等大老翻臉。 但無論怎樣和連吳翻臉,馬總統也不可能放棄「不獨」,於是在主權確保這象限只能減少和民進黨的落差,不可能反過來取得優勢,而報償則是把兩岸和諧上的優勢長期維持在國民黨這邊。這也使得馬主政時兩岸交流,經貿比以往大為順暢,因而在交流順暢這象限中獲得優勢。只不過經貿順暢造成貧富落差擴大,這既使採取中間偏左立場的民進黨在這象限取得優勢,還連帶地強化經濟民族主義 而推升了台灣社會的主權意識而有利於民進黨。四個象限圖,很清楚的指出,民進黨和國民黨各領先兩個,落後兩個,這樣的優劣結構看不出在未來一、二十年內有變 動的可能性,因此,兩黨如果都採取了最佳策略的話,雙方在透過兩岸政策吸引民意支持上,將長期將維持著勢均力敵的態勢。 在這樣的現實之下,藍綠雙方的最佳策略是在優勢的象限維 持既有的優勢不可放棄,但緩和劣勢象限的劣勢縮小落差,馬和連吳翻臉並強調「不統不獨不武」就是完全符合這策略的作法。 象限連動的現實既然如此,因此任何一黨要在既定的劣勢象限緩和落差雖然是必要的但意圖在這象限全面翻轉劣勢則既不可能而且還是有害的,因為象限間的連動關係,以致於很難不付出在既有優勢象限優勢流失的傷害。 謝長廷顯然希望全面翻轉兩岸和諧這象限的劣勢,希望「北京喜歡民進黨超過國民黨」,為這目標他主張「一國兩市」,民進黨如接受他的策略,無疑將使在主權確保的象限優勢喪失─尤其在馬總統採取新路線後更是如此。 但穩住既有象限的優勢,並不是要在這象限採取強烈作法,甚至激進地衝鋒陷陣,因為這麼一來,必定產生其他象限的激烈連動,使被牽動到的象限的劣勢過度擴大以致於總體加 起來得不償失。例如陳水扁執政晚期採取冒進台獨,兩岸高度緊張,令民眾強烈不安以致在兩岸和諧象限嚴重失分就是個例子。 綜合上面的解析後,民進黨在四個象限的最佳策略建議如下: 總結上面四個象民進黨作法的原則是: i 象限:Dpp 強化優勢,穩健進取 ii 象限Dpp降低對抗減少壓力 iii 象限:DPP訴求以(大)全球化VS.(小全球化)兩岸化。 vi 象限:DPP穩住中間偏左優勢 現在把四原則擺進四象限中便是 結論是隨著情境變遷,兩黨都有調整兩岸政策的必要,但受到象限結論的制約,調整有其限度,不能過激,總體效果才不會適得其反。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