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波蘭媒體藝術展 台藝術家參展

民生@報/陳小凌 2013.04.30 00:00
圖說:「鐘擺合唱團」(Pendulum Choir),為瑞士新媒體藝術團體Cod.Art巧思異想的現場表演。楊衍畇提供。

【文/陳小凌】台灣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的《夏娃克隆》與吳季璁的《水晶城市》,獲選參加第15屆波蘭媒體藝術雙年展,5月8日至5月11日於波蘭西南部的弗羅茨瓦夫城全城遍及國家博物館、白鸛猶太會堂、果托夫斯基學院等18處展區舉辦活動。

今年波蘭媒體藝術雙年展為慶祝電子藝術誕生五十週年,將主題定為「創新價值」(PIONEERING VALUES),受邀展出藝術家包括實驗聲光音像的先驅者Steina & Woody Vasulka, 知名實驗錄像與行為藝術家Valie Export,行為藝術與身體藝術的先驅者Carolee Schneemann等新媒體藝術史的代表人物。並對外公開以主題進行國際徵件。

焦點包括歐洲首映加拿大導演Marielle Nitoslawska以身體藝術為主題的新片「突破框架」(Breaking the Frame);2013年威尼斯雙年展克羅艾西亞國家館策展人Branko Franceschi規劃的「映像旋律:1966-1976年社會主義時期南斯拉夫的迷幻影像」回顧展,甫獲2012年日本媒體藝術大獎的「鐘擺合唱團」(Pendulum Choir),為瑞士新媒體藝術團體Cod.Art巧思異想的現場表演;來自德國的實驗音像團體incite帶來現場表演的新作「局部媒體」(Fragmented Media);由德國藝術家Karl Heinz Jeron取自大眾運輸工具中的手機談話段落創作機器人歌劇「赫爾墨斯」(Hermes);奧地利藝術家Lucas Aubela 向民眾募集黑膠唱片創作裝置「黑膠大會師」(Vinyl Rally),將展開百「膠」爭鳴的聲音競賽;香港新媒體藝術家Eric Siu觀察到宅男現象反思人際關係,創作人機一體的互動相機「觸碰我」(Touchy);西班牙藝術家Neil Harbisson因天生完全色盲而僅能看到黑白世界,安裝「機械眼」(Eyeborg)的電子裝置後,色彩轉化成聲音頻率,使他聽見影像!

台灣策展人楊衍畇策畫「末日感性:臺灣新媒體藝術展」,即將在5月9日至6月16日於十九世紀末建立的巴勒斯垂姆宮(Ballestrem Palace)登場,林珮淳的《夏娃克隆系列》,借用聖經題材,以3D動態全像呈現夏娃克隆人獸同體的意像。夏娃額頭上刻有中文、阿拉伯文、埃及文等象徵獸印的數字666。展出作品全像投影於壓克力材質的透明黑框中,看起來仿如一具具死體標本,但又因著夏娃的眼神會隨著觀者之移動而轉動,來展現此具有權柄的女人形象,一幕幕的的夏娃克隆以360度連續自轉,影像底部呈現五種語言的聖經啟示錄章節,藉此批判克隆複製工程的產物將帶來的災難,猶如聖經啟示錄紀載那女人的形象。

吳季璁以《水晶城市》隱喻當代人類生活受這些科技媒體宰制,看似虛幻卻又如此真實,仔細體會感受到此般生活所構築的世界,有著某種如生命的律動感,亦如晶體般蔓延生長。光線隨著機械動力裝置的轉動,將所投影的物件幻化成具有穿透性的精神寓所,該物件竟是現代人類所大量耗費的塑膠材質,拾回再重新尋找它的使用價值,反思人類物質文明的發展,更有另一種精神「癒」所的隱喻。

主辦單位弗羅茨瓦夫新媒體藝術中心(WRO Art Center),自1989年改革開放,於該年創辦波蘭媒體藝術雙年展,展現全世界最優秀媒體藝術的實踐成就,在藝術的脈絡中討論此一主題,強調以獨特方法看待藝術的科技與全球趨勢如何影響藝術家,重視崇高文化與普普藝術的融合,關注當代藝術如何不斷改變角色。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