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社論:得獎不是一切

立報/本報訊 2013.04.25 00:00
報載,德國iF設計大獎,百件入圍作品裡,台灣的大學包辦30件。能在有「設計奧斯卡」美譽的國際評選裡,囊括佳績,值得為這些初生之犢慶賀。

此外,包括德國紅點設計大獎,台灣也經常是座上贏家。多年下來,國人對這些捷報,並不陌生。

按理,有這麼多富有創意的年輕人在國際上嶄露頭角,台灣理應是「設計大國」,至少不輸泰國這個後起之秀,但幾年下來,台灣不但和「設計大國」的美夢無緣,連當年得獎的新秀,之後也似乎是「開高走低」,銷聲匿跡居多。

人都到哪裡去了?這個問題耐人尋味。但不得不讓人聯想到,台灣廣義的文創設計,是否就像早年的棒球那樣,少棒時期個個虎虎生風,但隨著年紀漸長,反而向昔日手下敗將拱手稱臣?

到目前為止,沒有人追蹤何以台灣的設計新秀「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但至少有兩個思考線索。

其一,台灣只有文創設計,沒有文創產業。當然,文創產業是一碟無所不包的拼盤,但與其爭論定義,不如回歸最傳統的「產業」本身。如果台灣的產業活動在國際分工裡,沒有品牌,且以代工為尚,則再好的創意也無可應用的出海口。

換言之,學生時代再多的創意、再好的設計,都是過眼雲煙,因為它無法化為經濟肌理,其情形就像李約瑟研究中國不乏「科學(技)」創新,但歷史證明,頑強的封建體制就是無法引燃工業革命。

其二,台灣的大學雖說師生互動疏離,但遇有賽事,師父在徒弟背後加持的現象卻屢有聽聞,因為這不但涉及老師的「業績」,更涉及校譽與招生。

包括PISA,這項由OECD推動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教育部與國科會也涉入推動,建立樣本試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灣學生拿好成績、國際排名居前似乎都不意外,因為我們「拉高規格」,幾乎和「輔導」劃上等號,但好成績並不代表知識與技能的提升。

現階段,我們該做的是,好好瞭解那些有志於文創設計的年輕人,究竟日後職涯為何?瓶頸又在哪裡?別忘了,國內大學的文創相關科系一個接一個冒出來,為了應付少子化的招生,心態上恐怕都是有獎必競,而且志在必得,但究竟實質意義何在?如何和就業的最後一哩銜接?應該是更迫切的議題。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