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魚不見了!五種「愛海」吃海鮮法

yam蕃薯藤新聞/天下雜誌提供 2013.04.10 00:00
文/林倖妃 台灣人吃海鮮是全球平均的1.9倍。但你以為的漁港「新鮮現撈」,其實是冷凍進口。為什麼你桌上的海產,是從印尼、大陸來的?為什麼台灣變身「無魚島」? 俗稱「南寮漁港」的新竹漁港,周邊17公里的觀光帶,被市政府列為「新8景」之一。週末假日吸引中北部民眾驅車前來,以為吃到最新鮮的「現撈」海鮮,事實上可能是冷凍的進口貨。 然而,新竹漁港不是特例。漁港邊的「真.海.鮮」愈來愈少。除了靠遠洋和養殖外,台灣其實已接近「無魚島」。 「台灣沿海早已被破壞,」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邵廣昭指出,過度捕撈、棲地破壞、環境污染是主因。「政府不能把責任都推給氣候變遷,這是捨本逐末、緣木求魚。」 五種「愛海」吃魚法 到海邊賞夕陽、吃海鮮,是種幸福。但當漁人愈來愈捕不到魚,陽光下的海洋愈來愈暗淡,要如何不讓這樣的幸福消失? 事實上,改變可以從餐桌開始。 首先,多吃養殖魚,接受野生魚高單價的事實。多選擇國內養殖魚,如文蛤、牡蠣、吳郭魚。在面臨海洋資源枯竭之際,漁船若能適量採捕,捕得少、價格貴,大家會更珍惜。 其次,多食用草食性、或是吃浮游生物的魚類,如吳郭魚、虱目魚、秋刀魚、臭肚魚。少吃肉食性魚類,如石斑、海鱺、黑鮪魚。 肉食魚耗費地球資源 因為,肉食魚類活動力強,須蓄積體力,消耗地球資源也較多。以黑鮪魚為例,需吃下十公斤鯖魚、鯡魚,才能養出一公斤的肉。 第三,少吃珊瑚礁魚,如雀鯛、蝶魚、鸚哥魚。色彩鮮豔的珊瑚礁魚類,是很好的觀光資源。 第四,同類的魚,盡量選吃體型較大、拒絕體型較小的,因為它們可能還在成長中。 第五,選擇吃食物鏈底層的魚,也就是過去被認為「便宜的魚」,或是數量多的魚。 海洋食物鏈是大魚吃小魚,每一層吃下一層。都要吃掉約十公斤分量,才能長出一公斤的肉。因此,應儘量減少食用高級的掠食魚種。 口腹之欲是人之常情,但都能找到替代品。例如喜歡吃鮪魚、鮭魚的生魚片,台灣鯛或潮鯛的美味也不遜色。 在餐桌上,聰明選擇你吃的魚,是成為「愛海英雄」的第一步。(諮詢: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漁業署長沙志一)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行動綠生活:新良食運動》網站 http://green.cw.com.tw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