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讀者來稿:他不是特殊生 只是你不懂他的語言與文化!

立報/本報訊 2013.04.07 00:00
■李淑菁筆者2009年曾到中南半島自助旅行,唯獨沒去過越南,前年到越南進行研究前,秉持背包客「多背一公斤」的公益旅行精神,詢問熟悉越南的朋友「需不需要帶些鉛筆或文具給當地小朋友?」她答:「不需要,他們其實生活挺好!」還沒出國,我的問話已十足呈現我對越南這個東南亞國家的異文化想像,就像我以前英國室友想像的台灣。寒暑假去過兩次越南。第一次是以「裸旅」方式進入,2012年寒假,我透過與當地人的生活與接觸,瞭解實際生活、社會文化組成及其內涵,看越南將教導我哪些故事。從越南裸旅回來後,對越南社會文化有了粗淺但較全面性的圖像,之後開始思考如何用蹲點方式深入了解這個地方。我主動跟某組織聯繫,說明自己願意擔任志工進入越南下六省的永隆市(離胡志明市3小時車程)教華語,幫助回到越南的台灣新移民家庭的孩子,在越南也能學習中文及認識台灣文化,未來回台灣時能銜接。2012年8月至9月間,我在永隆教華語認識一些嫁到台灣返回越南的外籍配偶及其家人(許多外公外婆帶小朋友來上課)。其中一個較大的學生已經是念小學四年級的年紀,8月底要跟外婆回到台灣嘉義。這小朋友雖然在越南念雙語小學(越南文及華語),但學校教簡體字,每天華語授課時數只有一小時,因此他的認字能力不好。他回台前的最後一次華語課,奶奶帶著小朋友過來,讓我告訴他們注意事項,我留下台灣的連繫方式,若有情況可協助處理。我靈機一動:我可以先寫封信給他的班導,小朋友一開學就拿給老師,信裏有我連繫方式,倘若班導想多瞭解該生的情況,我可以協助。9月初回到台灣,心中依然掛念小朋友就學情況。9月中,我接到小朋友媽媽的電話,話筒那頭充滿焦慮,原來媽媽不知如何幫小朋友入學,擔心聽不懂學校老師講的話,所以小朋友還沒入學。隔天我連忙南下,帶著外婆、媽媽、小朋友到校,面見了校長、主任及相關老師,協助學生做了語文、數學與智能測驗。令人難過的是,儘管小朋友測出智商有一百零幾,也安排到普通班級上課,但是國語與數學課卻被要求到資源班上課。我問輔導室老師:「這樣一來,小朋友這兩科主科不是永遠要跟不上了嗎?」老師兩手一攤,只說沒辦法。上述情況並非個案。這學期,筆者因帶師資培育學生實習,有機會再度進入教育現場。一次到某校觀看學生教學演示,我觀察教室後面有一個空位,另一角落有位學生不時站起來要發言,實習老師都故意忽略。之後的座談,我詢問原本帶班老師與系上實習學生,才知道那個「空位」原本是一位剛從東南亞回來的新台灣之子,因為有些「狀況」,學校怕影響教學觀摩,因而這堂課特別把他安排到資源班。我問是什麼「狀況」?老師說這學生規矩不好,肢體接觸上比較沒有界線。我跟老師分享自己在越南的觀察:越南媽媽跟小朋友之間很密切,不時黏在媽媽的身邊;我也提醒他們,東南亞國家人民的身體界線跟台灣有所不同。事實上,上述兩校對東南亞回國的新台灣子女教育的處理方式,並非特例。許多學校都依循這樣的模式,將學生安排到「資源班」,循著特殊教育的方式,來解決文化及語言的問題。所謂的「資源班」,依《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資源班實施原則》第一條規定,是為「協助身心障礙學生接受適性教育之功能」。然而在法令的執行端,我們見到一些不同的做法,例如某校資源教室的設置規定,將新移民子女也納入,茲摘錄如下:「資源教室的設立是一種教育安置措施,針對在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所設計的一套方案。有些學習障礙、或是統合有問題、單親家庭、外籍新娘等特殊環境成長的學生,因為學習環境缺乏刺激,而錯過了最佳學習有效的階段,甚至是學業低成就,有的則是因為跟不上班上的進度,在參與普通班級裡與一般學生一起學習有些許困難,故由輔導室轉介至資源班。」資源班變成解決新移民子女「問題」的萬靈丹,顯現教育人員的多元文化與性別素養需要提升。就如我在越南的2012.8.13田野筆記所載:「這小朋友似乎不具備生活華語的能力,回到台灣會有銜接問題,很可能因此被診斷為「語言發展遲緩」或是「適應力不足」,事實上,他會越南文、很聰明、有禮貌,就是沒有華語環境而已。就像一個台灣人去德國定居,因不懂德文,生活上有些困難,但不代表他不聰明,但這個去德國的台灣人不會被診斷為「語言發展遲緩」或是「適應力不足」,為何新台灣子女就常被貼上這樣的標籤?」教學現場的老師或教育人員若不具備多元文化能力,不瞭解跨國婚姻的下性別與教育,不但危及新移民家庭的教育權、社會權,尤有甚者,可能因為無法獲得「肯認」,因而抗拒媽媽的母國文化,產生認同危機,更遑論善用自己的跨文化身分,創造發展的利基。去年夏天,四方報辦理第二屆「搖到外婆橋」活動,由學校老師跟著新移民女性及其孩子回外婆家,筆者參與部分過程,發覺其中抗拒最大,不想回越南的竟是兩位小朋友,她們對媽媽的母國文化無法認同。為何小朋友會如此抗拒母親的文化?可見發展教師多元文化素養有其迫切性,倘若缺乏「文化瞭解」(cultural understanding),即使口口聲聲宣示要「尊重多元文化」,這樣的「尊重」也不過是口惠而已!(政大教育系助理教授)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