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台股青紅燈〉台灣品牌之路舉步維艱

自由時報/ 2013.04.04 00:00
在摩根士丹利總裁眼中,南韓的企業規模與經濟體質,已將台灣遠遠地拋在後面,主要關鍵在於南韓願意投下資本,擴展自有的國際品牌,台灣卻只願意替國際品牌代工,賺取有限的利潤。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前,南韓GDP為5382億美元,台灣為3000億美元,2012年南韓GDP已成長到1兆美元,較15年前成長58.8%;台灣去年GDP約4323億美元,較15年前成長44.1%。從這兩年的經濟數字就可看出,在過去這段時間,台灣經濟相較於南韓,是處於原地踏步的狀態。

尤其是在三星擊敗蘋果,拿下全球智慧型手機銷售盟主之後,更讓我們看清楚,台韓企業競爭體質強弱的殘酷事實。除了三星之外,南韓還有現代汽車、浦項鋼鐵、LG電子,現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造船這3家造船廠,更躋身全球10大造船之列。

蘋果手機是台灣上下游無數家零組件廠做的,最後由鴻海組裝,蘋果每賣一件通訊商品的毛利是售價的45%,三星約17%,宏達電是27%。台灣代工毛利少得可憐,以iPad來說是售價的2%,但iPhone就只有0.5%。

看來經營國際品牌似乎利潤較高,但這兩年看宏達電咬牙苦撐,宏碁與華碩也沒有好到哪裡去。經營品牌對台灣是一場漫長而艱辛的路,南韓早期是用廉價與模仿,來打進國際市場,過程備受譏諷訕笑,台灣當前處境不也如此?步向榮耀是孤獨且舉步維艱,還請國人要不吝給他們掌聲。(金貝貝)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