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台灣亂在趕一窩蜂風潮

民生@報/何長發 2013.03.15 00:00
生活在台灣的百姓真是超自由、超民主的,可以隨性罵人,連總統都可以當場跟他嗆聲。然而如此隨性的超自由、超民主的後果,卻也帶來了當今整個社會亂象不堪,追根究底,這一切亂象的造成,台灣現今的一些政客與媒體要負很大的社會責任。尤其無厘頭的是,這些媒體與政客都喜歡趕一窩蜂的風潮,不管懂不懂都要插上一嘴,自然亂透了。

打開電視與網路,充斥著低成本製作的談話性節目,隨性找話題,每個人似乎都很懂似的口墨橫飛,也興起了一群很多唬爛的所謂名嘴,之所以這麼說,是看不下去這些人竟然從政治、財經、教育、文化、保健、娛樂、體育樣樣都要評論給人聽。

記得2006年德國世界盃足球賽踢得全球包括台灣在內都在瘋之際,當時的阿扁總統也不落風潮之外在總統部落格上高談足球,喊出要在台灣選一批青少年好手送往巴西培訓,此話一出,當晚電視上的「大話新聞」常態談話性節目,就以此為題來討論,發哥也接到通告上節目,去之前,原以為到場談論者應都是與足球至少也是與體育相關的專家吧,進了攝影棚一看,來的仍是平日固定上該節目談政論的專家,只有發哥一人還與體育扯上關係,整個節目就這樣高談阿扁的足球政策如何如何,總結如何,你說這像話嗎!

這就是台灣當前的媒體生態。而近來,台灣棒球從打假球內傷後,這次難得藉世界棒球經典賽的炒作風潮,再次把球迷找回來,國人也藉此又現凝聚力,這是棒球佳音,但媒體一窩蜂趕風潮,平時不重視體育,在大家爭搶不輸人的心態下,大堆平時不懂體育的媒體人也趕上新聞潮,結果,不懂體育規範,不做好功課也問出外行話,專找些八卦式的新聞宣染放大,才會讓看者跟隨著國家隊怎會沒有早餐吃、分批返台等事件打轉著。

現在國內的媒體,很隨性地引用網友的諷刺文章當新聞,任何時候,不管是體育也好,政治也好,媒體常以未經查證的小道消息,便大事引用誇張宣染,反而把事情搞亂搞複雜了,更助長了社會的亂象。

像單純的2008北京奧運會棒球賽賽程,竟被有心的台灣政客炒作成「台灣棒球被老共惡整?」,要執政黨去向奧運大會討公道。

但問題來了,這些硬柪奧運棒球被惡整的有心人士,除非故意找話題來打擊執政者,否則他們根本就是完全沒有「運動常識」可言,因為,稍有一點運動概念的人都知道:國際大賽的賽程編排,包括奧運會在內,都由專屬的競賽組織在規畫,並且有一定的程序,大多是經由公開的抽籤儀式決定出賽程,這其中又含「國際慣例」的,多少對東道主有點占便宜的安排。

正因如此,才有所謂的「東道主優勢」,不是在北京這樣,任何大賽都如此,也不光棒球這樣,其他中國隊參加的足球、藍球、排球都一樣,經由賽前的抽籤分組決定了賽程。

這就是大賽的運動常識,豈是台灣有心人士抓住看似「大條」的,想好好利用機會來修理人家,還睜眼說瞎話:要執政者去向大會討公道。請問,怎麼個討法?整個奧運競賽單位經過合理程序產生的賽程,豈可因台灣一方圈外人士的叫囂而擅自變更。沒有運動常識的後果,就是丟臉丟到國外去了。

有句玩笑話說:「您沒有知識,也要有常識。您沒有常識,也要多看電視。」

政客沒有運動常識,但更嚴重的問題是:台灣的媒體很多也都沒有運動常識可言。叫這些政客如何看電視學常識!

今天台灣的媒體,很多不只沒有運動常識,更嚴重的是已失去了對新聞價值的判斷能力,尤其是忘了對社會道義的正面評斷作用,曾幾何時,現在的媒體充斥著「八卦當道」,媒體隨性扣人帽子,但又是誰養成了這樣的八卦媒體成了主流新聞?愛看八卦的族群當深思這點。

從當前網路點閱率的情況不難發現,之前只要與「陳致中」有關、與「高國華」有關的任何訊息,點閱率都超高,反而那些正面、值得推崇的溫馨消息卻乏人問津。

正因社會的價值觀亂了,才會蹦出來有「楊卡神」這樣的「媒體寵兒」,是誰封她為「卡神」的?她算那跟蔥啊,卡神豈可亂封,正如台灣媒體隨意就封給平庸的本土足球員叫啥「台灣的布馮」、「台灣的阿德里亞諾」一樣,何德何能享有如此高水準球星的頭銜,這麼隨便就封號,叫久了卻定型了,只要說「卡神」就是她,隨意放話,隨時就可以在媒體上占有很大的空間與時間,這像話嗎!

媒體太隨性了,而看新聞的人也莫名跟著瞎起鬨,幾年前台灣首度請位巴西教練迪多來台帶中華隊,一些媒體自以為有了足球王國巴西的教練來教,中華隊就擁有了「巴西攻略」踢國際賽,結果呢?反而慘輸實力一般的香港5球,連弱小的蒙古隊都無法踢贏,是誰給球迷這樣的「假像」,說穿了還是自以為是的媒體人。

當台灣的政客與媒體不知收斂的話,台灣的社會亂象就會像連續劇一樣,會一直演下去,我們就當作是「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但您我都有拒看爛戲的權利,更有監督爛戲上演的義務,台灣真的不要這些令人煩透了的亂象新聞了。

這個社會病態報導多,鼓勵人心的少,還好台灣還有像好消息、大愛台這樣傳播人間溫情,並引導正面思考的傳媒管道,讓我們多關愛這個地球村。

一窩蜂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