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腦中風」穩定了? 小心關節變形回馬槍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新聞部 2013.03.10 00:00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一名65歲黃先生,八個月前因腦中風合併左邊肢體無力,長期在成大斗六分院復健科接受復健治療。二個月前,左邊手腳肌肉痙攣僵硬狀況卻惡化,走路緩慢,且走路時左肩關節內收,左邊手肘、手腕及手指屈曲,左腳維持僵直,導致走路時容易跌倒。

經成大斗六分院復健科賴旻信醫師評估,決定讓黃先生接受超音波導引肉毒桿菌素肌肉注射,目前手肘已能伸直拿東西,手部功能進步,走路姿勢也有改善。

黃先生表示,中風後舉步維艱,手無法伸直拿助行器,因而被迫減少外出。經過治療,現在他一次可以走約一百公尺,也能自己伸手拿東西了。

賴旻信表示,中風患者在中風後,一開始常會出現半邊無力的現象,待病況穩定後,肢體的肌肉力量會逐漸恢復。但隨著肌肉張力的增加,有些中風患者於中風後三個月可能會出現肌肉痙攣,主要是因為腦部神經內的上運動神經元受損,肌肉張力雖強,但無法控制肌肉活動,導致手腳活動緩慢、容易跌倒,甚至關節僵硬變形。

賴旻信指出,腦中風位居台灣十大死因第二位,每年約有1萬到1萬5千人因腦血管疾病死亡;八成患者為六十五歲或以上的長者,然而大部分中風的患者並不會因而馬上死亡,多數患者皆能存活數十年,因此中風後的併發症治療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賴旻信醫師提醒,中風痙攣的治療,除了搭配藥物與輔具外,病人也需要有耐心的在復健科接受長期且密集的復健治療,而家人的支持與鼓勵更是不可或缺,若是有發現任何異常狀況,也請務必立即就醫。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