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編譯■李威撰新加坡政府欲透過移民政策提升人口規模,但遭遇龐大的社會阻力,在這個民眾不被鼓勵走上街頭的社會,罕見地出現4千人聚眾抗議。政府用移民政策解決經濟問題是否對症下藥?新加坡人又為何反對?全名為《活力新加坡所需的永續人口》(A Sustainable Population For a Dynamic Singapore)的政府白皮書,一開頭就點出新加坡面臨的人口結構問題:與其他國家一樣,出生戰後嬰兒潮世代的民眾陸續屆滿退休年紀,嬰兒潮世代共超過90萬人,占總公民數1/4以上。年長者不斷退休,不足的年輕勞動力難完全替補,到了2020年,退出勞動市場的老年人將追過年輕人進場速度,勞動人口數量開始出現下滑。收入不均惡化新加坡國會8日通過這份人口政策白皮書,將解決生育率長期低迷不振的希望,相當一部分寄託在外籍工作者的身上。然而,新加坡人16日在芳林公園的演說者之角舉行抗議,反對政府的移民政策,也表達對收入不均惡化的不滿。不滿民眾表示,新加坡已經比香港擁擠,而過去10年外國人不斷湧入,導致薪資成長停頓、交通擁擠、物價上漲以及居住問題。他們甚至表示,外國人持續湧入,將造成島國體質生變。財務策劃師梁智賢(音譯)表示:「連人民都照顧不好的時候,就不該引入外國人跟人民競爭。」他認為,寬鬆的移民法導致實質薪資成長停滯,「受害的不只是低收入勞工,中間收入也受到波及。」▲新加坡早上交通尖峰時段,通勤民眾湧入車廂,一名下車的女乘客試圖要擠出來,圖攝於1月29日。(圖文/路透)曾在新加坡一家保險公司擔任執行長的陳欽亮(音譯)則說:「在所有勞動部門的就業上,要有充足的薪資及尊嚴,薪資要能夠養家。」新加坡是全球最富裕的國家之一,雖然人均GDP有5萬美元,但收入不均問題嚴重。新加坡平均月薪是4,100元新幣(約新台幣9萬8千元),但生活成本在過去10年成長2倍,連購買最便宜的一輛新車也要花11萬新幣(約新台幣264萬),政府為限制汽車所有權,對汽車課以重稅。政府也理解到,經濟不公會將造成社會動盪,對新加坡人如此,對外國人亦同。去年,中國大陸籍巴士司機未經批准就發動罷工,成為新加坡1986年以來頭一次罷工活動,超過20名罷工者最後被遣返。曾任公務員、目前是反對黨政治人物的陳如斯則表示,人民行動黨過迷戀經濟成長,忽略移民政策為社會增加的成本。新加坡1990年人口約3百萬、2000年約4百萬、2010年達5百萬,幾乎每10年就增加1百萬人。新加坡土地面積是714平方公里,20年來只增加67平方公里,如何再容納2百萬人?據2010年的調查,新加坡人口密度已高達每平方公里7,252人。新加坡有530萬居民,其中62%是新加坡人(2000年為75%)。政府希望每年發放1.5萬至2.5萬個公民身分給外國人。按此步調,2030年新加坡人將只占55%。政府:提高對移工限制新加坡政府25日公布2013年的財政預算,對外勞聘用及經濟不公的問題做出回應。一方面減少對外勞的依賴,限制外勞的引進之外,同時增加社會性支出,糾正收入不均問題。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表示,雇主聘用人事成本較低的外勞,須支付更多稅金。另外,公司企業聘用低成本外勞的比例,將從目前的45%降低至40%。聘用海外高階人才部分,政府也會加強管制。尚達曼表示:「人力資源部將推出一框架,確保公司在人員的聘雇上,公平照顧到新加坡人。」新加坡有不少工作機會,失業率不到2%,但相對於生活成本,薪資仍是偏低,對從事幫傭性質工作者更是如此,由於與外勞競爭激烈,這一行的月薪落在1千元新幣左右。不過,政府減少外勞的聘用,也引發雇主們的不滿。外商抱怨勞力短缺,新加坡餐飲協會(Restaurant Association of Singapore)則表示餐廳會倒閉或出走。(整理自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