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apink 蘿拉 蔡阿嘎

台灣囝仔王 創作童謠4百首

立報/本報訊 2013.02.21 00:00
【記者鄭諺鴻台北報導】聯合國的母語日這一天,創作過4百多首閩南語童謠,有「台灣囝仔王」稱號的施福珍,寫過耳熟能詳的「點仔膠」、「羞羞羞」、「秀才騎馬弄弄來」、「彭恰恰的大鼻孔」,出版多張閩南語專輯;21日獲教育部頒發「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表揚他對閩南語教學創作的貢獻。教育部舉行「表揚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頒獎典禮,表揚8位個人及2組團體。「表揚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自97年開辦以來,迄今累計有92位個人及21組團體獲獎,這次特別設計「蒲公英」視覺意象,象徵母語傳承,生生不息。傳世名曲點仔膠 5分鐘完成教育部今年從88件推薦受獎人中,選出8人、2單位獲獎。10位得獎者分別專精於藝術、教育、宗教、企業等不同領域,個人獎項有田信德、星‧歐拉姆、莊鳳玉、陳運棟、黃瑞香、施福珍、廖瑞銘、蔡奇蘭8位傑出人士;團體獎則由高雄市建國小學及基督長老教會宣教基金會2單位獲得。▲教育部21日舉行「表揚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頒獎典禮,由嘉義市民族國小表演「答喙鼓」閩南話說唱藝術為頒獎典禮開場。(圖文/楊萬雲)施福珍在音樂及民間文學領域深耕有成,並結合兩者創作出「點仔膠」、「羞羞羞」閩南語童謠。施福珍笑說,「點仔膠」在民國53年創作出來,當時他正在學校宿舍睡午覺,聽到窗外傳來學生玩瀝青被黏到腳的抱怨,頓時靈感湧現,才花5分鐘就寫出這首童謠的詞曲。施福珍說,開學後,他在課堂上教學生唱自寫的童謠,當時還在戒嚴時期,校園禁止說「方言」,教了兩堂課就被校長約談。民國56年,施福珍的童謠被童子軍的教練挑中,雖是戒嚴時期,但因童子軍具有可唱各國語言的歌曲特權,一年之內,他的「點仔膠」和「羞羞羞」等5首曲子,傳唱全台灣。從生活取材 倡導衛生談到歌曲創作靈感,施福珍說,很多曲子都是即興寫就,但都有典故。初期作品大多描寫台灣早期生活中的事物,叫賣的小販、生活經驗、風俗習慣,取材廣泛。施福珍最滿意的作品是「澎恰恰的大鼻孔」,希望藉此教育學童清潔衛生的重要,不要隨便挖鼻孔,後來被選為國小兒童歌唱比賽指定曲。▲閩南語童謠作者施福珍創作出「點仔膠」、「羞羞羞」等400多首閩南語童謠,有「臺灣童謠的園丁」、「童謠囝仔王」的稱號。(圖文/楊萬雲)施福珍強調,「唸謠旋律化」是「台灣囝仔歌」的特色,早期農業社會形成的通俗文化與民間文學,常以口耳相傳或說唱保存下來。民國89年,他首創《台語ㄅㄆㄇ快速定音》,解決許多國小學生學習台語的困擾。近年來也出版影音叢書《亞幼文教叢書》、《亞大台灣民間文學叢書》共15冊,並分送出475套,供國中小閩南語教學之用。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