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台灣躍進:開再多老人津貼的政治支票也不夠!

立報/本報訊 2013.01.24 00:00
■選制公辦化改革研究會到農村或鄉下地方,我們首先會被生機微弱的荒涼情景所震懾,鮮見中壯年身影,大量休耕或廢耕的農地好像是固定的背景,眼前充斥的是閒坐在家中、庭外發呆的老人;當我們身處城市之中,一大早上班人潮結束過後,市街上、公車裡,除了要出門就醫、採買、辦事的老人家,待在家裡的也為數不少。目前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約有257萬人,加上長期處於生育率低落的情況下,台灣早已正式步入高齡化社會,衍生而來的是許多關於老人安養、照護的問題。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如果台灣以65歲以上失智症盛行率約4%來推估,目前全台社區約有13萬6千多名的老年人罹患失智症,推估民國100年如再加上社區盛行率和身心障礙人口比,台灣的社區老年失智人口到2060年時便將逼近73萬人。目前雖已有許多民間機構,正積極在推動社區失智老人的照護與安養工作,設若不從政策治理層面作改進,照顧失智老人醫療和照護的問題的高社會成本,將成為下一個青壯年世代非常沉重的負擔。以失智老人的安養照護問題為例,其實可以由政府機關發包委託民間團體設立一個志工銀行,此志工銀行當然同時是一個培訓專業照護安養人員的機構,而培訓志工的對象,也應當將職場退休後的中老年人也納入培訓隊伍之中。這麼做有幾個好處:其一,職場退休的人,往往在生活上容易失去重心,有的甚至會因為「老而無用」的意識形態束縛,而產生各種身心症狀,如果能將老人安養照護任務交給他們,才能使其有為社會服務的精神充實之感;其二,中老年人在年紀漸大、體力漸衰之後,對於同為生理疾患與心理感知所苦的相同年齡層,相對上比較能夠同理,聊天說話上也較有共同話題,在心靈上可以是相互的支柱。雖然在高齡化社會中,老人安養照護的問題早已引發社會關注,但顯然在台灣這個一天到晚有大小選舉的地方,如此多被選出來的民意代表,竟多數未深思如何去解決實際問題,反倒花最多的心思在選前開出各式各樣的政治支票,面對高齡化社會問題,最常見的就是老人免費就醫,或是在老人津貼上不斷加碼。這些民意代表或許認為直接給補助津貼是最方便,也是人民最「有感」的政見,可惜這樣的設想錯誤,要能夠真正解決高齡化衍生的諸多問題,正確的治理政見遠比給錢還來得有效益許多。可惜,當今的選舉制度只會造就重視個別選民服務,與狂開政治支票的民意代表,如果希望終止這些亂象,就必須推動選制改革,候選人起碼必須提出具體而完整的政見,並至少透過選委會所公辦之電視、報刊,與網路辯論,如此才能受到公民社會的集體審視,並且對於政見執行率進行有效監督。關於選制公辦化改革研究會選舉制度,既然維續了現有資產階級專政、藍綠壟斷、地方派系及一切令人們批評、厭惡但無力改革的現狀──多為長期沈痾弊害,所以,選舉制度就是台灣一切問題的根源。台灣所有矛盾,無不與選舉制度相互鞏固、相互支持、相互依賴、相互滲透。選制改革,是台灣一切改革的總開關,開啟,一切改革也隨之大步前進。「選制公辦化改革研究會」之成立,即是為選制改革運動的發韌,為台灣改革力量開闢一條康莊大道。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