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美國總統就職二三事

中央商情網/ 2013.01.20 00:00
(中央社台北2013年1月20日電)就像電影的續集往往不如第一集精彩,美國總統第二次就職慶典,傳統上不如第一次盛大轟動,歐巴馬的也不例外。

他在2009年1月宣誓成為美國第一位非洲裔總統時,華府從國會大廈到林肯紀念堂的國家廣場出現空前人潮,估計參與人數達150萬以上。

4年之後,預估到場觀禮的人數仍將達到數十萬之譜,但肯定無法跟4年前的盛況相比。

1981年以前,總統就職典禮要讓這麼多人一起熱鬧是不可能的事,因為儀式原本是在國會大廈的東側正面舉行,腹地狹小。

演員出身的雷根1980年當選總統後,決定改在面向國家廣場(其實是點綴著好幾個紀念碑的長方型大草坪)的西側舉行,並引進多鏡頭轉播的概念,總統就職大典的電視畫面開始活潑起來。

其實美國總統就職典禮原本是在室內舉行,門羅(James Monroe)在1817年首次就職時,才把典禮移到戶外,首次讓大批民眾見證。

當時總統就職日期是3月4日,1933年通過的憲法第20號修正案,把日期提前到現行的1月20日。除了總統宣誓日期曾經更改,宣誓在儀式中的順序也有變動。

麥金利(William McKinley)把就職演說從宣誓前移到宣誓之後,這樣,大家聽到的才不會是總統當選人最後致詞,而是新任總統的第一篇演講。麥金利1897年3月上任,1901年9月遇刺身亡。

論演說的長短,華盛頓展開第二任期時的演講才4句話,共135個字,而且完全談不上精彩,基本上只是說「好,我接受這個任命」。

就職演說最長的是第9位總統哈里遜(William Henry Harrison),全文長達1萬字。他上任剛滿1個月就因肺炎併發症死亡,享年68,是美國史上任期最短的總統。

做為開國元首,華盛頓為美國就職大典創下若干先例,例如他在宣誓時手按聖經,在誓詞結尾加上「神幫助我」,都成為歷任總統奉行的傳統。

但這個傳統和美國鈔票和錢幣上有「我們信神」字樣的做法,在美國持續引發政教未徹底分離的質疑。

兩位前任民主黨籍總統甘迺迪和柯林頓的就職大典,也創下一些先例。前者1961年就任時,首次請詩人到典禮上朗誦詩歌(當年請的是著名詩人佛洛斯特RobertFrost),柯林頓1997年的就職儀式則首度在網路上轉播。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