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歷史悠久 台北市艋舺商圈的起起落落

大成報/ 2012.12.24 00:00
[記者高金次台北報導]

當年,在生活窮困的年代,許多人以成衣廠裁剩的碎布拼接成大塊布裁車成小孩子的衣服、內衣褲等再拿到菜市場、路邊攤等地便宜賣出,生意好而漸形成服飾產業。今之萬華,艋舺為平埔族語為"獨木舟"之意,日人將之寫為"萬華",萬華日式發音如台語之發音之艋舺),因為最初原住民與漢人交易地稱為「莽甲」或「艋舺」及現在台北市萬華區一帶的「艋舺」,在清代已是臺灣的商業中心,曾經是全台最早最大的成衣批發商圈,至今仍是臺北都會生活買衣服時最先想到的地方。

萬華舊名『艋舺』,意指獨木舟或獨木舟聚集之處。早年初期僅許多平埔族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居住於此,他們以一種叫『ManKa』的獨木舟為交通工具,循淡水河上游大嵙崁溪(現今大漢溪)、新店溪往來於山地和平地之間與漢人交易載運茶葉、蕃薯等作物,『 陳賴章』墾民至此見舟船雲集,因而命『艋舺』之名。西元一八九五年日本人占據台灣時,為慰藉日人思鄉情愁,將『艋舺』改名為『萬華』,從此『艋舺』成為歷史名詞,反而『萬華』之名沿用至今。

撰寫以萬華區艋舺商圈回憶錄的專家學者:包括有「社會觀點為主題」的戴東原,還有以「產業價值」的蕭美玲,以及「地方亮電再造」的周德成和「在地人觀點」的高傳棋,「產業生態觀」的洪文和等五位,在結合財團法人台北文化服飾基金會連快出了一本艋舺服飾商圈的回憶錄,內容全紀錄了當年的萬華文化和商圈興衰與振興的歷史,提供給後人了解艋舺商圈的起起落落,也紀錄了當年的繁華以及時代改變的點點滴滴,也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回憶錄。

在新出版的「萬華區艋舺商圈回憶錄」一書中指出,在萬華的艋舺地區是當年人人必逛的地方,商圈大約開始於民國45年,在民國50年代後,聚集成衣加工廠由零售轉為大量批發;民國65年,成衣業成為大理街主要產業。至民國77年達到最高峰,因此,歷時久遠的環境與建築景觀及狹窄的街道,成了萬華地區一值為人懷念的建物。

過去,在萬華火車站及大理街一帶的成衣批發市集最多高達2千多家。最早來萬華建立成衣據點的是芳苑鄉親,已知有洪勝美服裝行的老阿媽洪蔡閃,新協大服裝行的陳家兄弟,當時都是居住和工作在同一處所、日夜無休、自行創業、家庭代工、民國五十六年後從西園路二段慢慢發展到大理街,還有外來投資者。

歷時久遠的環境與建築景觀及狹窄的街道,隨著現代鐵路地下化工程興建與台北市東區與五分埔,台中沙鹿,台南健康路、金華路,高雄長明街都有批發區的出現,開始與萬華競爭,業者面臨商圈集客及資金收付上的壓力,力求突破現況。於是民國九十年商圈促進會成立,同年獲經濟部商業司輔導,改善大理服飾街徒步區工程,包括路面改善,藝術街燈、綠化、三角公園廣場整建,萬華行政大樓和十二號公園停車場等。業者積極爭取打通捷運出口與通路,讓旅客走近本商圈。在改變商圈形象方面,「MOGA」商圈識別系統是商圈業者自行創作的傑作。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