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台醫界大突破!「B肝病毒量+表面抗原」監測雙指標

欣傳媒/丁彥伶/台北報導 2012.12.20 00:00

自從新生兒接種B肝疫苗政策推動之後,很多人都以為B型肝炎的威脅已經沒有了,不過台灣B型肝炎醫療策進會理事長高嘉宏今(20)日提醒,台灣30歲以上民眾約95%曾經歷B肝病毒感染的洗禮,其中有15%到20%為慢性帶原,平均每5到6人就有1人帶原,非常「炎」重。

目前台灣的肝癌仍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前三名,其中有八成肝癌是B肝引起,然而B肝雖然可以預防,但是一旦感染要清除它卻很不容易,要如何預測帶原者治療的成效,以及是否容易有惡化的危險?B肝策進會的十位專家耗時14年進行研究,發現B型肝炎表面抗原濃度高低,將成為判斷低病毒量的B肝患者,未來發生肝癌風險的重要指標。

高嘉宏說,目前檢測B肝病情,主要是以B肝病毒量為判斷依據,若病毒量越高,日後發生肝癌的風險也越高,但據該會最新研究發現,對於低病毒量e抗原陰性患者而言,預測肝癌的關鍵性決定因子應為B肝表面抗原,而非B肝病毒量。這項最新研究,不僅代表未來B型肝炎病毒量+B型肝炎表面抗原,成為預測患者未來發生肝癌風險的黃金雙指標,也突破性發現,運用「黃金雙指標」可提早預測患者用藥療效,判斷是否須換藥。

例如針對使用長效型干擾素的B型肝炎病患,在用藥第12週時以B肝表面抗原的變化,可預測治療48週時的病患用藥療效,如此醫師便可建議病患應持續使用,或是及早更換藥物,幫助病患節省6到9個月的治療時間。

研究顯示,e抗原陽性的患者,在治療第12週時,若表面抗原濃度沒有下降,在治療第48週失敗的機會極高,而e抗原陰性的患者,在治療第12週時,表面抗原濃度沒有下降,病毒數量也未下降小於2log時,治療第48週時宣告失敗的機率也極高,「黃金雙指標」的運用可為患者省下無用的醫療花費,並省下無效治療的時間,患者也能少受藥物副作用之苦,為莫大福音。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