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金馬獎的侷限與希望

中時電子報/黃怡 2012.11.30 00:00
立委管碧玲一開口過問金馬獎,即刻被朱延平導演以「歐巴桑」相稱,並扣上「政治干預文化」的大帽子。「歐吉桑」朱導或許不察,金馬獎確實大部分經費來自中央及地方政府,民選的立委講兩句真心話,誰曰不宜?

事實上同樣的爭議,在阿扁總統的第一個任期,就曾發生過,立法院曾大砍金馬獎預算,並期許它變得本土化一些。金馬獎固然在華語電影世界,有其多年來樹立的權威,但應否本土化一些,站在納稅人的立場,當然尚有選擇餘地。

電影界人士在前後這兩次爭議,都曾以國際電影節大獎,例如坎城的金櫚獎、柏林的金熊獎、威尼斯的金獅獎,甚至美國奧斯卡獎等,如何受到世人矚目,可以提高台灣在國際舞台的能見度云云,做為金馬獎不應將香港片、中國片除外的抗辯理由。殊不知,以上諸項大獎,除了少數在初期曾接受政府少數補助之外,幾乎都是由演藝公會等電影相關組織,自行招募民間贊助商,然後大張旗鼓,包容全球的電影工作者參與其盛會。

為何這些電影節如此賣力爭取全球能見度,就是為了可以讓參獎的電影,得到來自世界各國的片商注視,促進電影的物流。當然,為使電影商展有焦點,權威的樹立自有其必要,因而組團審查眾多報名影片,給予若干獎項;當然,藝術性是見仁見智的,每個獎每年都有許多人認為的「遺珠之憾」,可是侯導說得很對,電影獎是他們的「金雞母」。

所以,再來就要討論,金馬獎是誰的金雞母?以往,台灣電影還能擠上榜單時,確實會一時成為國人關注焦點,願意去看國片。然而片商系統是複雜的,二○○二年張作驥導演的《美麗時光》拿到三個金馬獎項,卻發生排不上院線,而由導演自租戲院賣票以饗熱情觀眾的事。金馬獎是不是台灣電影的金雞母?問問業界便知道。

那麼,金馬獎包容了港、中電影,是他們的金雞母嗎?港、中電影不易銷行台灣,除了有文化上的隔閡,片商系統的壁壘仍存,不是靠拿幾個獎就可以解決的。再說,中國電影可能根本不在乎台灣這個小不拉基的市場,而香港電影近年來著重的是歐美市場,得到金馬獎而台灣觀眾根本很難看到他們的電影,不是很尷尬嗎?

即使是電影身為重大工業的美國,它的奧斯卡獎,那些審了又審、評了又評,既要明星走漫長的紅地毯,頒獎儀式又要進行冗長的全球電視轉播,自從一九三○年代已降,唯一目的就是為了推銷美國電影,英國片甚至談不上做為陪襯,外國電影獎則絕對是陪襯了。台灣電影自身連生存都有問題,還侈談推銷港、中電影嗎?

得獎當然大家都很高興,電影工作者辛苦,越追求藝術性的電影工作者越辛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假使一個獎可以改變一切,讓電影工作願意留在這個行業繼續奮鬥,誰會反對?但顯然金馬獎做不到那麼多,至少現在做不到。(作者為作家)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