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爺奶津貼上路 奶奶很吃虧

立報/本報訊 2012.11.15 00:00
【記者史倩玲台北報導】育兒爺奶津貼上路,但許多爺爺奶奶為了領津貼也衍生出許多怪現象,例如爺爺去上保母課程,奶奶卻在家裡顧小孩。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專員王兆慶表示,在如此結構下,奶奶負責照顧小孩,卻幾乎無法直接享受津貼。內政部兒童局為兌現總統馬英九競選時的爺奶津貼政策,從民國101年7月1日起,將爺奶津貼納入保母托育管理與托育補助計畫中,並增列親屬保母制度。爺爺上課 奶奶育嬰由於爺奶屬於直系血親二親等,違反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25條第2項規定「前項所稱居家式托育服務,指兒童由其三親等內親屬以外之人員,於居家環境中提供收費之托育服務」。因此,爺爺奶奶需要納入保母管理制度後,符合兒少法第26條第2項第3款規定須上課126小時取得保母結業證書,如此才能申請托育補助。王兆慶指出,這樣的制度實施,各縣市為因應爺奶上保母課程,不斷加開每人8千元自費班保母課程,甚至出現夜間保母課程以及爺奶漏夜排隊報名保母班等怪象;更出現奶奶照顧孫子、爺爺去上課,卻無從管理的問題。雖然許多婦女團體反對現金形式的育兒津貼,但王兆慶表示,國家已經開始發放爺奶津貼,很難收手,但希望讓爺爺奶奶照顧孫子正常化,不要透過保母系統領取津貼。王兆慶表示,根據目前的方案,爺爺奶奶需先上保母課程取得保母資格,然後跟小孩子的父母,也就是自己的子女簽約,然後還需要比照職業保母每年固定上課,並接受督導員居家訪視,如此才能領到爺奶津貼。津貼應脫離保母正常化實際上,王兆慶分析,這些津貼多數被爺爺奶奶的子女拿走,並非實際回饋到爺爺奶奶身上。而由於性別結構因素,奶奶通常負責實際照顧工作,但要享受津貼則更為困難,如此更加深性別不平等的現象。另外,依據「保母托育管理與托育費用補助實施計畫」,每60名保母須配置一名訪視督導員,親屬保母數量大幅成長後,訪視督導員的人力配置卻沒有相應成長。而且,若訪視督導員發現爺奶的居家環境和照顧能力有問題,根本無法提出改善計畫或終止爺奶保母業務。王兆慶表示,爺爺奶奶的親情照顧跟職業保母照顧不能混為一談,應該讓爺奶的照顧津貼脫離保母系統,如此才能讓親屬照顧以及津貼發放流程正常化。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