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預測,到2035年,伊拉克石油產量將占全球45%,超過俄羅斯,成為全球第2大石油出口國。
IEA指出,美國將於2020年左右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生產國,這將加速中東石油對亞洲的出口,到了2035年,將近90%的中東石油將出口到亞洲。
全球能源需求越來越高,到2035年,需求將比目前高出35%,增加的部分有60%來自中國大陸、印度和中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的能源需求幾乎沒有上升,但明顯的轉向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
天然氣行業的興旺改變美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中國、印度和中東地區也有強勁需求。IEA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天然氣消費量將比2010年成長19%,不過歐洲消費量將下降1.6%。
到2035年,大部分非常規天然氣產量的增加是來自美國、澳大利亞和中國大陸。
全球煤炭需求將增加21%,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在中國大陸和印度。雖然自2004年以來歐洲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是美國的2倍,但歐洲還是從美國進口價格較低的煤炭使用。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發生後,許多國家在政策上減少核能的使用,但是中國大陸、南韓、印度和俄羅斯的需求和計畫仍在上升。
新興經濟體的石油消費量增加,特別是在中國大陸、印度和中東地區的交通運輸項目上。
儘管在能源方面獲得進展,但在過去1年中,近13億人仍無法獲得電力,26億人沒有獲得清潔的烹調;亞洲4個開發中國家、6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有2/3人口無電可用,中國大陸、印度和孟加拉有一半以上人口沒有清潔的烹調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