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麥窯努力發功中...圖/舞麥窯粉絲專頁
「找出方法、歸納方法,就不會一直去是錯誤的方式」張源銘像個精練的實驗家、時而又像個充滿好奇心的冒險家,師專畢業、曾經教了六年書,現職於媒體業,他笑英文系畢業,但是卻都不是從事以主科為主的工作,興趣很多,寫書法、持有小船駕照、不愛吃魚卻又喜歡釣魚,喜歡摸索新鮮的的事物,一激發好奇魂,就會深根蒂固地培養下去,他很有自信的說,其實有在做、認真思考,整個過程並不難,培養窯烤麵包的興趣,從做得太多分人吃自然而然變成賣麵包。
講究本土食材、從麵包「愛」台灣

舞麥窯麵包口味大集合。圖/舞麥窯粉絲專頁
都不吃米怎麼辦?而有了50%比例打造的紫米地瓜,將新鮮葡萄榨汁做成的全葡萄吐司,蜜紅豆、烤蕃茄...舞麥窯珍對於不同的季節採用道地食材,「可能是因為我是鄉下小孩吧」出身南投的張源銘選擇停留在這個基隆近郊的小山城"暖暖",談起心中美食台灣深具情感,使用在地食材,表達他對這一塊土地的用心。
傳承很重要
「心不要大,就是要把東西做好!」談到做麵包,張源銘從原料、揉麵糰、塑形、窯烤、放涼、到包裝上架,過程一手包辦,標榜正港純天然的「自養酵母」烤出來的麵包,從第一個到最後一個長相、味道都會有些許不一樣,好像有生命一樣。
號稱全台灣的窯、百分百全麥麵包、自磨麥粉、自養酵母...舞麥者用心的堅持,無論在外觀、口感上,相較於甜蜜、過度膨脹的麵包,「甚麼才是真正的純正天然?」重點在於整體的觀念改變,反而使用天然的東西卻不被市場習慣的怪象,張源銘拿"起雲劑"來舉例,國人總是"習慣"於危險的環境,沒有追根究底,甚至連批發商都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經營「舞麥窯」,接單生產全麥窯烤麵包,1次出貨量上百個,從一個人單打獨鬥、到現在有了一位一樣對麵包有熱誠的徒弟劉瑜珊!身兼老闆的張源銘強調傳承的精神,無論在觀念上或者是做麵包的熱誠。「喜歡做,歡喜做」來自台南的七年級生劉瑜珊,自己本身就很喜歡麵包,凌晨兩點上班開始揉麵糰,沒睡覺也要把事情做好的堅持,與老闆張源銘敲響絕佳的共鳴!

舞麥窯暖暖門市店長劉瑜珊,全權負責訂單的部分。圖/林郁倫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