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餵奶不潔牙 新生寶寶奶瓶性齲齒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2012.10.31 00:00

內政部日前預估2012年的新生兒總數可達22萬人,較去年明顯增加,此現象反應在嬰幼兒用品產業,業績普遍成長,尤其是寶寶所需的奶瓶、奶嘴和尿布。對此,牙醫師提醒,新手父母用奶瓶哺餵寶寶奶水後,應協助清潔口腔,以免產生「奶瓶性齲齒」,影響乳牙和恆牙發育。

新手爸媽儘量縮短用奶瓶餵食的時間,避免寶寶長時間含咬奶瓶或奶嘴,以減少變形鏈球菌孳生。(攝影/黃志文)

台中榮民總醫院兒童牙科主任劉正芬醫師指出,「奶瓶性齲齒」是指寶寶和幼兒不當使用奶瓶所造成的蛀牙。嬰兒在剛出生時沒有牙齒,用奶瓶哺餵奶水,對齲齒的影響不大;但當幼兒漸漸長大,約9個月至1歲時,上顎門牙會開始萌發乳牙,此時若繼續用奶瓶餵食,可能使「變形鏈球菌」附著和破壞牙齒表面,造成「奶瓶性齲齒」。

幼兒剛萌發的乳牙又白又可愛,卻也是最脆弱的時候,如果長期使用奶瓶餵食或餵食完沒有適當清理,容易讓殘留食物受「變形鏈球菌」利用產生酸,使牙齒表面脫鈣,進而導致變黃、變黑的蛀牙現象。

罹患奶瓶性齲齒的幼兒,開口笑時會出現一排黑黑的爛牙,學講話時常會發音不標準,影響美觀和人際關係。此外,如果乳牙的蛀牙情況太嚴重,可能連帶破壞乳牙牙胚,牙齒疼痛、鬆搖,難以咀嚼肉類和其他較為堅硬的食物,造成營養攝取不均,影響恆牙發育和身體、心理、人格發展。

劉正芬牙醫師表示,牛奶、果汁、飲料、蜂蜜等含醣類食物特別容易形成「酸」,造成奶瓶性蛀牙,建議新手爸媽盡量縮短用奶瓶餵食的時間,避免寶寶長時間含咬奶瓶或奶嘴,以減少變形鏈球菌孳生。寶寶長牙後,漸漸改用杯子餵食,且於餵食後使用寶寶或兒童專用軟毛、小頭牙刷,採橫式刷牙法協助寶寶清潔口腔,直到乳牙換恆牙時再採貝氏刷牙法。

此外,幼兒約1歲或開始長牙後,建議爸爸媽媽至少每3個月帶他們給兒童牙科醫師做定期檢查。若發現寶寶的牙齒出現異狀或白色斑點,也需盡快尋求牙醫師協助。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7/9081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