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無米樂 獨立媒體上下游新聞市集 關懷農業的新動力

中時電子報/中國時報 【(策畫:楊舒媚、江慧真,執筆:楊舒媚)】 2012.10.31 00:00
 汪文豪:許多人對農業的刻板印象,只有「受害者」與「很可憐」的角度,但事實上,那背後存在很大的結構問題。  農業在不同時代有不同風貌,因應潮流變化,台灣有不少新力量加入今日農村,其中「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網站,自己報導新聞、結合農業社群,也成為農產品產銷平台。這股由第四權、社運、通路跨界合作的新興土地關懷,上線一年多來,對瘦肉精、營養午餐等議題的追蹤,引起了社群媒體討論、主流媒體跟進,及廠商官方決策改變。  「上下游」是由馮小非、汪文豪、莊惠宜、蕭名宏、蔣慧仙、楊偉林,結合媒體、農耕、產製、網科、工藝等專業創辦。在第一線採訪的汪文豪說,「許多人對農業的刻板印象,只有『受害者』與『很可憐』的角度,但事實上,那背後存在很大的結構問題。」  關注農業結構問題  他舉例,如上下游出手後,使台南市訂立「學校午餐自治條例」的營養午餐議題,一般媒體只著重弊案或食物中毒報導,但關鍵在食農教育和對小朋友的食育教育;又例如,新竹竹東稻農莊正燈贏得了米界奧斯卡「十大經典好米」,可是「他那麼用心,每次開發工業區要徵收農地,第一個就想到他。」  「到底是怎麼回事?」馮小非從推動南投中寮「溪底遙」無毒農作開始,到參與九二一重建工作擔任「小地方新聞網」主編,至八八風災後成立「莫拉克新聞網」,一路挺進農業現場,她說,「我們畢竟是媒體出身,對真相有種執迷,想把真相告訴大家,當瞭解了事實是怎麼回事、世界是怎麼回事、國家與市場是怎麼運作,才能對農村不是只有『很可憐』的理解。」  有探討台灣農業為何變如此的根本動能,「上下游新聞市集」在二○一一年九月開站,馮小非說,「我們有兩個強烈的企圖心,一是想對農業貢獻;二是要以獨立、專業媒體定位自己。」但之前做「小地方新聞網」給馮小非很大的啟示,只要支持者收手,「好東西大家就看不到了」,因此News&Market一開始就打定「自給自足」方向。  用成本低的網站辦媒體是「自給自足」的方式一,讓網站變成真的農業「市集」是另個突圍方法。馮小非說,「我們對特別有感覺的議題主動進行農產品開發與販售。」  專業獨立不收廣告  馮小非指,例如竹東阿燈得了「十大經典好米」,還比一些噴農藥的米便宜,「沒有賣不出去的道理吧,但他的米真的賣不完,我們非常訝異。」於是上下游幫忙賣米,「現在一個月賣七、八百公斤。」馮小非說,我們真得想實際幫到農民,另一方面也打定主意,「不收業配、不收廣告、不接政府單位的案子,不向現實妥協地活下去。」  靠著賣好農產品支撐營運,同時也省錢節流。馮小非指,他們預估,網站所需經費「一年兩百萬就夠了。」於是,跑到台中找了間一個月只要五千塊租金的辦公室;辦公室堆了一堆農產品,「米啊、小麥粉自己搬」;要知道包裝成本多少,工作人員在一個小時內自己拚命裝芒果青果乾算人力成本,馮小非說,「畢竟理想的純淨度,完全有賴於你對現實的掌握度。」  馮小非講得更明白的是,「一開始就沒寄望靠募款維持運作」。上下游雖設立了「共同發起人」募款,去年一次收一千,今年改為三百,但「那只支撐不到十分之一的營運成本」,且設共同發起人的目的,「主要是與大眾進行互動,呼應業配的嚴重性,盼大家一起分攤營運成本。」  公民力量回響廣大  上下游結合「新聞」和「市集」運作一年,以「讓農業被瞭解」、「用真相而非使用行銷語言說服買農產品」受到注目。馮小非說,有的媽媽因為看了兩篇營養午餐的文章就加入,還有人問,「共同發起人一次繳三百塊會不會太少,可以一次繳五年嗎?」汪文豪表示,原本在想「讀者在哪裡,後來發現,在乎這個事情的人很多。」  「最棒的是,來的人什麼背景都有。」馮小非說,上下游有回響,整件事讓她看到,「不是只有我們自己的力量,是公民的力量。」她指,「更有感覺的是,獨立媒體和主流媒體『逐漸合作』,主流媒體會跟我們的新聞,還會註明新聞來源。」馮小非說,一路下來,新聞幫忙了農業,農業生產支持新聞的獨立自主,「互相幫忙的感覺真是滿棒的。」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