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兩岸學者齊聚成大 討論如何有效落實兩岸學術交流

台灣好新聞/ 2012.10.30 00:00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中國文學系與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聯合主辦的「海峽兩岸學術交流合作座談會」,10/29上午在成大中文系館1樓會議室隆重舉行。

海峽兩岸學術交流合作座談會在成大中文系館隆重舉行。〔圖/記者吳順永攝〕

來自山東、四川、陝西、福建等地的大陸學者所組成的漢學研究學術參訪團與成功大學、雲林科技大學兩校著名學者,針對「如何有效落實兩岸學術交流,提昇交流成效」的主題展開熱烈討論。

座談會由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副主任陳益源與雲科大漢學所所長吳進安共同主持,吳進安所長代表雲科大漢學所致贈錦旗和禮物,感謝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與中文系的熱情接待;成大中文系沈寶春主任則致贈每位嘉賓《成大中文學報》,該份學報是名列台灣THCI Core的頂尖期刊之一。

成大中文系王三慶教授率先發言,他表示兩岸學界經過20多年來的交流接觸,已有了很大的轉變,期許漢學所在未來能調查整理海內外漢籍文獻資料,這項工作相當需要人力挹注,若能整合世界各地圖書館漢籍資料,對於文獻流變考察與域外漢學整體研究大有助益,希望兩岸學術交流可以往這樣的方向努力。

陝西師大國際漢學院趙學清教授認為,中國大陸這兩年特別提出「振興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計畫,最主要是提出兩個方式,一是「請進來」,二是「走出去」。所謂請進來是希望可以請到國際學者來參訪客座;走出去則是鼓勵本校教師到各地講學。他建議每位學者都能具體展現自己的學術專長和研究成果,讓彼此之間都能方便掌握各種交流的可能性。

成大中文系葉海煙教授分析兩岸的交流,已從過去的「異中求同」發到今天的「同中容異」,現階段台灣要向大陸學習的是如何在學術與社會、人文與科技之間創造更多資源。在國際漢學研究上,應該共同努力拓展共同論域,但也要在方法論上保有一定的差異性及多元性。

當日與會學者包括雲科大漢學所李哲賢教授、林葉連教授、金原泰介助理教授、翁敏修助理教授、楊秀靜助理、虎尾科技大學張麗娟副教授,以及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編輯部丁秀菊編審。

另外還有;重慶師範大學文學院王于飛副院長、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何朝暉教授、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宋開玉教授、重慶師範大學文學院陳良中副教授、重慶師範大學文學院陳忻教授、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哲學系傅永軍主任、重慶師範大學文學院董運庭教授、陜西師範大學國際漢學院趙學清副院長,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研究生林婷、陳曉曉,湖北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生張燕。

成大方面,則有中文系沈寶春主任、王三慶教授、張高評教授、葉海煙教授、林朝成教授、林耀潾副教授、高美華副教授、陳梅香副教授、侯美珍副教授、賴麗娟助理教授等人。

更多:台灣好新聞:http://yam.taiwanhot.net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