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水雉生態遊/鳥類伊甸園 水雉保育新天堂

欣傳媒/欣傳媒 2012.10.23 00:00

圖說:

水雉採取「一妻多夫」制,打架交給「女主外」的母鳥,帶小孩交「男主內」的公鳥。(台南市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提供)

欣傳媒 | 記者蕭介雲/專題報導

根據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的統計,在這小小一方天地,園區內外曾有逾百種的鳥類在活動,成為鳥類的伊甸園,官田濕地(人工菱角田)更入選國家重要濕地,這裡灌溉著志工的汗水與熱情,他們有個美夢,希望官田菱角田,都能轉為無毒綠保田地,以串連起水雉保育的新天堂。

水雉是母系社會,採取「一妻多夫」制,打架交給「女主外」的母鳥,帶小孩交「男主內」的公鳥,同一個屋簷下的老公爭風吃醋,母鳥隔岸觀火,但如果是別家的公鳥侵門踏戶,可是會被體形更大的母鳥狠狠修理。

從園區架設的望眼鏡看出去,可以發現水雉是少數公鳥、母鳥羽色一致的鳥類,園區解說表示,它們各自有一個家的生活地域,如果別的公鳥闖進地盤來,下場會很慘,但有趣的是,如果由「一家之主」的母鳥領進門,大家就會默許和接受。

水雉又稱為「葉行者」,園區另外建置了錄影機,接著大電視可以讓人清楚看到,它們以修長腳趾,優雅地在菱角浮葉性植物葉片上行走、覓食,其他如芡田、睡蓮池、印度莕菜池,也都會飛來築巢,但如果是會向上生長的蓮花就不會來居住。

1隻母鳥通常可以配上6隻公鳥,在4到9月繁殖期,每巢可生下4顆蛋、每個繁殖季可以產下12窩蛋,面對強勢的「老婆大人」,公鳥如果懷疑「戴綠帽」時,會吃醋使勁啄著第一顆蛋,銜著飛到田外丟掉後再回來。

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主任翁榮炫表示,每隻鳥爸爸,可以幫忙孵出3窩,幼鳥在出生後,會由公鳥帶著覓食,但在一段時日可以獨立後,幼鳥就會被趕出家門,也許是菱角田更邊緣而危險的區域,也許要飛到其他的菱角田,開始過著自立門戶的生活。

在林務局和台南市鳥會等民間團體合作下,以彈性開園、假日定點解說的方式,帶領大家一探水雉的家園,並且編製導覽摺頁,設置無障礙步道、賞鳥屋等,也一步步揭開過去鮮為人知水雉生態的謎樣面紗。

【延伸資訊】台南市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官田隆田郵局第24號信箱電話:06-5793911.06-5792153網址:http://jacana.tw/更多山野田園趣,吃喝玩樂好閑情的旅遊訊息,請參考【遊山玩水自然行】專題http://www.xinmedia.com/n/featurestory_list.aspx?collectionid=188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