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馬政府上任後 台灣主體性漸喪失 學者憂心

自由時報/ 2012.10.21 00:00
〔自由時報記者曾韋禎/台北報導〕台教會昨舉辦「從當代問題探討台灣主體性的確立」,不同領域的學者皆指出,自二○○八年馬政府上任後,從長期的歷史趨勢、母語環境、經濟發展、歷史教育等諸多面向觀之,均漸喪失台灣的主體性,令人憂心。

靜宜大學教授蘇瑤崇引用《被出賣的台灣》作者葛超智的觀察指出,台灣的文明發展在長期與中國分治下,已有明顯的進步;然而在馬政府上台後,反朝退轉方向發展,像是復名「中正紀念堂」來紀念威權獨夫,各項指標也都向下沉淪,連公務員也充滿茫然。除了是馬政府開始將歷史教育導回過去的「大陸史觀」外,不重視歷史的在野黨也是幫凶。

本土語言傳承走上回頭路

公視台語新聞製作人呂東熹說,台灣解嚴後,即使面對不友善的傳媒環境,本土語言的傳承及相關政策,仍是緩步前進。但在二○○八年之後,反走上回頭路,除客語在國家資源的保護下,仍維持一定比例外,台語已漸成弱勢了。

政大台史所教授薛化元的論文提及,原本無太大爭議的高中歷史「九八課綱」,在馬政府上台後立刻喊停進行修訂;雖台大哲學系教授王曉波意圖「撥亂反正」而遭到否決,但這個「一○○課綱」卻在公權力不斷干擾下,加入許多違背歷史事實之內容,使其在程度上還不如多年前的過渡產品「九五暫綱」。教育部甚至在事後的教科書審查階段,企圖拿「讀者投書」去主導修改,馬英九更在國民黨中常會上,公然指示教科書方向;這恐怕都會在未來歷史課綱再做修訂時,產生影響。

產業西進被鎖進一中市場

台北大學經濟系教授王塗發的論文指出,馬政府上台後,不滿扁政府在經濟上對中國「積極開放」,決定朝向「全面開放」;在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後,台灣赴中的投資金額更屢創紀錄,造成新一波的產業西進潮,但外資來台的總額反呈減少之趨勢。

王塗發表示,在中國進口替代政策發揮效果後,兩岸產業已從垂直分工演變為相互競爭;而台灣對中國的依賴越深,恐將台灣完全鎖進一中市場,屆時中國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吞下台灣。

王塗發疾呼,政府應著手改善國內環境、促進產業升級,積極放眼全球市場,不要老是把中國當成全世界,否則台灣經濟終淪為中國經濟之附庸,隨中國崩潰或硬著陸而衰竭。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