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政府與清華網路文教基金會合作,展開為期三年試驗計畫,讓曾經是廢棄舊垃圾場的高屏溪左岸舊鐵橋上游,變身成為生質能源作物栽植試驗區,16日正式揭牌啟動,現已開墾4公頃種植箆麻,是國內第一座以生質柴油能源作物為主的試驗區。不僅對日後台灣是否能夠推廣種植生質能源作物具有指標的試驗意義,試驗區雇用了10多位在地居民及原住民,也創造不少就業機會。
這座佔地12公頃的生質能源作物栽植試驗區,原本是荒蕪一片的舊垃圾場,屏東縣政府和清華網路文教基金會合作,自9月中旬進駐整地,基金會董事長曾晴賢指出,基金會推動植樹認養計畫,但種植是百年大計,如何能在短時間內達到植樹環保又能照顧弱勢族群呢?於是想到了生質能源作物。近年以往台灣曾做過不少類似計畫,但是大多結論都是不具經濟效益無疾而終,所以他們也希望藉由試驗區建立生質能源作物的栽培技術、成本分析、後端通路等,釐清外界對生質能源作物的疑慮。
縣長曹啟鴻對這項計畫大為支持,他說,這塊舊垃圾場位在河川地,10多年前陸續移除垃圾後,他一直想這麼好的地能種些什麼作物,正好曾晴賢提出生質能源作物栽植試驗計畫,「好像天使派來的好消息」。他並舉一位印度詩人的詩說「土地被人踐踏,卻報以鮮花麵包」,現在曾經被污染的土地能轉化為不同的用途,真的太棒了!曹啟鴻等人並在揭牌啟動計畫後,一起在試驗區種下箆麻苗栽,期許箆麻好好生長,讓計畫順利推動。
更多:台灣好新聞:http://yam.taiwanho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