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社論-跳脫一顆茶葉蛋的思維邏輯

中時電子報/ 2012.09.27 00:00
  爭議多時的基本工資調漲案,二十六日由行政院長陳冲宣布月薪緩漲定案之後,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旋即宣布辭職,如此結局其實沒人感到意外。   這個被勞工團體戲稱為只是微薄的一顆茶葉蛋的基本工資調漲案,除了企業領袖們紛紛表示反對,日前行政院審查會議裡,與會部會大多支持財經部會提出月薪緩漲的主張,理由是當前國內外經濟情勢不佳,企業經營負擔沉重,勞資雙方應該共同度過難關,等待景氣好轉,緩漲並非不漲,「那顆茶葉蛋還在,大前提是財經景氣要好轉」,政府高層如此強調。   短期景氣不佳所以不漲工資我們可以理解,但是長期來看呢?根據主計總處日前公布的國內所得收入者,去年每人平均六十一萬一一三四元,不但比前年減少了三八八二元(這個或許可以被解釋為短期景氣因素造成),更倒退到十三年前(一九九八年)的水準,台灣人平均薪資十幾年幾乎停滯成長的事實,應該與短期景氣如何無關吧!台灣薪資的長期困蹇局面,究竟是如何造成的、這對台灣的產業經濟發展又有什麼長遠的影響?   政府為了產業發展並兼顧勞工權益,深怕景氣不佳時調漲工資會影響產業發展,反而不利於勞工權益,所以認為保持彈性、甚至保守因應是最佳的政策,這樣的慎思遠謀無可厚非;勞委會主委為勞工權益及政策負責而辭職下台也其來有自,但是過去十餘年來台灣人平均薪資停滯成長是事實,再與鄰近國家相比較,經過十餘年來的此消彼長,以前薪資低於台灣的韓國,現在比台灣多五十二%,新加坡也多出台灣一倍以上。面對如此令人沮喪的局面,我們更應該探討,是不是就是這種不敢大開大闔、不能跨步前進的內縮式思維,影響了過去台灣十餘年的發展,造成經濟遲滯,因而人民痛苦指數高居亞洲四小龍之首,甚而使得許多年輕人、中年人無法獲得自我實現的機會,不得不離鄉去做台勞?   經濟發展遲緩、薪資長期停滯等,這些事實無人能夠否認,原因當然也不只一端,我們要探討的根本問題是,是不是我們的政府和企業領袖們,在這個全球化劇烈變動以及高度競爭的網路新時代,失去了前瞻開創的勇氣和思維格局,忽略了「人」才是一切成長發展的根基,而一直停留在成本思維及減法邏輯的框框裡?這種思維邏輯基本上認為人的薪資福利是成本負擔而不是資產創造,所以企業仰賴抑制薪資成長,以降低成本及維持短期的價格競爭力;然而,薪資是大多數人最基本的成長動力來源,是最不該苛刻的必要發展成本,薪資該漲不漲的惡性循環結果,正是長期以後人才與創新動力的流失,終至喪失企業,乃至產業、國家整體的競爭力。在檢討台灣過去十幾年來的經濟發展模式時,我們不禁要問:是經濟發展困境讓我們有了這樣消極保守的思維邏輯,還是這樣消極保守的思維邏輯帶領我們進入了經濟發展的困境?   全球化與網路時代興起的這十幾二十年來,世界經濟已走向不分日夜、無遠弗屆、不斷更新、自由分享、透明開放、多元展現的全新時代,它不只全面地影響了人類的生活、工作和娛樂,也普遍提升了每個人創新改善的潛能,更讓人們對生命的尊嚴、生活的品質與美學的感受,有更多更深的需求;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是一個全員、全地網狀連結的時代;是一個高度自發、自主的時代;事實上也是一個打破藍領勞工、白領辦公室工作者階層區分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可能也可以成為現代知識工作者,也因此,人是最大也最重要的企業資產;企業經營應該要貫徹以人為本的思維,善待、善用人才、讓員工充分發揮個人價值和集體智慧,以創造企業的成功發展;換言之,要以「加法邏輯」來看待人。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