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物自體》 重釋攝影物我定義

中時電子報/吳垠慧、實習記者莊世旻/台北報導 2012.08.19 00:00
台灣藝術家陳文祺在他的新作《物自體》當中,藉由影像探索人的存在價值,並關注隱藏的人性情感及內心意識。陳文祺現於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個展「物自體」,展出《物自體》、《非思》兩個系列,探討拍攝者、被拍攝者與觀看者之間的相互回應,進而思考人類精神與物質之間的存在哲學關係。

陳文祺現年四十三歲,美國紐約長島大學視覺與表演研究所畢,創作媒材以影像和錄像藝術為主,藉由影像談論情愛慾望與死亡等議題,反思辯證表象與內心的真實。

《物自體》系列包含十二件影像輸出以及廿部非劇情片的影片,每部影片片長九分鐘至八十分鐘不等。陳文祺使用自製滑軌,面對物體和被攝者進行每秒一.五公分橫向前進的速度拍攝,從中觀察物與我之間的微妙關係。「人們連自己照鏡子都難以抓到自己的表象,我提供的是一種觀察的方式,」陳文祺說。

作品《非思》則是拍攝人臉,影片經過嚴謹的後製處理,每一秒呈現不同程度的五官改變,共計播放六百張不同變化的臉,陳文祺解釋說,「看似簡單沒有任何變化,仔細觀察卻能發現作品裡藏有靈魂。」但無論是緩慢或極度快速的播放,觀眾越想觀察其中變化,就越難辨認,挑戰眼睛與知覺的差異,「眼見卻無以為憑。」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