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首劑搶救處方 仿日推全國生育登錄

自由時報/ 2012.08.13 00:00
台灣婦產科岌岌可危,婦產科醫學會開出的第一劑急救處方是希望比照日本推動「全國生育登錄」制度,搭配新生兒與產後出血後送網絡、緊急備血網絡及二代產檢計畫,以改善產科醫師勞動條件,同時透過計畫性的生產制度,提高產婦的生產品質。

二○○八年十月,日本東京發生一起婦產科人球事件,一名臨產孕婦遭醫院拒收,救護車輾轉到第八家設有婦產科的醫院後,最後卻因顱內出血而死亡,母子雙亡。

隔年日本上演藤原紀香主演的日劇「婦產科女醫」,改編自一名婦產科醫師岡井祟所撰寫的小說,深刻描寫婦產科面臨過勞、高醫療訴訟的危機,使婦產科醫師紛紛求去,藤原紀香飾演堅守崗位的婦產科醫師,持續上演搶救人命的熱血故事。

然而,今日台灣正面臨昨天日本的相同困境。

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表示,日本婦產科比台灣早崩壞五到十年,後來採行生產登錄制以解決婦產科醫師人力不足的困境,也讓準媽媽們不必辛苦排隊,讓生產可以更有計畫,品質更好,相關做法值得台灣借鏡。

婦產科醫學會希望未來建立一個全國性電腦登錄平台,搭配個案管理師制度,依照預產期來管理全國婦女的生產規劃。當懷孕婦女領到媽媽手冊起,就登錄在住家附近醫療院所下,並在該院所定期產檢,若有高齡、多胞胎、胎位不正等高危險妊娠的問題,才改到醫學中心進行產檢。

醫學中心醫師嚴重過勞 生產登錄可管理容量

黃閔照表示,國人迷信到醫學中心生產,使得醫學中心產科醫師嚴重過勞,醫療品質與生產安全都大受影響。實施生產登錄制度將可有效管理各地區的生產容量,不但可以確保醫學中心有足夠人力去照顧高危險的孕婦,一旦偏遠地區有醫師人力不足的情況,也可調度鄰近醫師支援。

婦產科醫學會規劃,在實施生產登錄制度同時,透過高危險妊娠轉診制度,新生兒及產後出血後送醫療網絡,緊急備血、輸血系統,以確保中小型婦產科醫院診所發生大出血等生產事故時,可快速取得預先準備血液,確保產婦安全。

此外,婦產科醫學會也希望推動二代產檢計畫,目前國內孕婦的產檢給付過低,項目不足,經濟優勢者可自費好幾萬做各種昂貴產檢,但經濟弱勢者,卻只能接受衛生署給付的超陽春產檢,只給付孕婦一次超音波產檢,約略了解胎兒大小,婦產科醫學會建議懷孕過程至少接受三到四次超音波產檢。政府應增加專業衛教以及醫師診察費的給付,讓準媽媽獲得高品質的診斷與衛教。

衛署保留 不能干預孕婦選醫療院所的權利

對於生育登錄制度構想,衛生署醫事處長許銘能則持保留態度。他表示,生產登錄制度推動需要審慎評估,我國醫療法保障民眾就醫權,不能干預孕婦選擇醫療院所的權利,再加上,南北生產習慣差距大,北部人愛擠醫學中心,南部人則偏好到診所或小醫院生產,須因地制宜,宜先由各地衛生局整合醫學中心與診所間的合作網絡,確保診所與醫院的接生品質一樣,民眾才能放心接受。

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也表示,落實孕產婦個案管理制度,會比推動生育登錄制度更可行。在婦產科醫師人力回流提升的過渡期,建議考量推動由家醫科醫師接生,偏遠地區則由助產士負責接生,以滿足全國各地的生產需求。 (記者王昶閔)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