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探火星生命 好奇號下一步

自由時報/ 2012.08.07 00:00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火星探測車「好奇號」經歷「恐怖七分鐘」成功登陸火星後,還需耗費數天,甚至數週、數月類似「舒展與暖身」的階段,將搭載的十項科學儀器逐一開展、部署與啟動,才能真正開始其尋找生命跡象的重要任務。

第10個火星日 10項儀器開工

好奇號是NASA成功送上火星體積最大、配備最完善的探測車,十項科學調查儀器包括位於桅杆的兩具攝影機,是好奇號的左、右眼,能3D立體攝影,勘察環境;化學與攝影探測器(ChemCam)能瞄準七公尺外目標區,發射強力雷射將岩石氣化,透過光譜分析其中所含化學元素;機械手臂上有動力鑽鑿器和能放大影像利於細部檢視的鏡頭,以及alpha粒子X光光譜儀,能辨識土石中的化學成分;另外還有位於車內的兩座實驗室用於分析採集到的土石樣本,以及氣象站。

研究團隊在好奇號登陸火星後不久,便可知道主要的動力與通訊系統,是否挺得住約五億七千萬公里旅程或高難度降落的考驗。通訊任務主要仰賴火星軌道上的三枚衛星或「深空網絡」(Deep Space Network)完成,該網絡是透過位於西班牙馬德里、澳洲坎培拉與美國莫哈維沙漠的巨大碟型天線串成的互連系統。

鈽238 好奇號生命熱源

如果通訊系統確立,緊接的要事則是確定供應探測車動力的小型核電池功能。此外,好奇號也攜帶十磅重的鈽238做為熱源,用來產生車上所需電力,以移動探測車、操作設備並隔絕夜間酷寒。

如果上述系統完備,接下來是「打開包裹」,首先是裝配有攝影器材的桅杆升起,接著開啟天氣與輻射監測器,以及雷射攝影組合裝置,該設備可震擊七公尺外的岩石,並探測過程中釋出的氣體。

在登陸後的第十個火星日(一個火星日相當於二十四.六六小時),十項科學器材理應都已啟動,以了解是否運作正常,然後好奇號預定邁開試驗性的第一步。約三十個火星日後,測試兩米長的機械手臂,首度抓取火星土壤、壓碎並傳送到車內兩個迷你實驗室:「火星樣本分析」(SAM)及「化學與礦物學」(CheMin)。

「往何方前進?」頭號課題

這些程序都完成後,科學家才會依據蓋爾隕石坑與其中央坑窪上的夏普山,精確判定好奇號的方位。然後聚焦第一個大問題:好奇號應往何方前進?該採集那些岩石樣本?採集的土壤有耗時調查的價值嗎?

科學家笑稱將以火星時間工作

美國航太總署火星計畫科學家克里斯普指出,噴射推進實驗室內聚集約兩百至三百名科學家,「在最初幾個月,我們每天將工作十六小時,而且完全以火星時間進行工作。」這意味,每天與好奇號的訊息與指示的往來都將延後四十分鐘,以抵銷火星的太陽日比地球多出的額外時間。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