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學者籲政府應引導民間資金

中央商情網/ 2012.07.18 00:00
(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2012年7月18日電)受國際貿易不佳,經濟成長率從保3%防衛戰,恐2%都不保。學者認為,政府應擴張財政政策,投入重大公共建設;也有學者說,政府財政不佳,應引導民間資金投入公共建設。

中央研究院經濟所今天公布今年經濟成長率(GDP年增率)最新預測值,受歐債、美國及中國大陸景氣趨緩影響,整體貿易活動明顯下滑,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從3.81%大幅下修至1.94%,這也是國內首家研究機構將成長率降低至2%以下。

中研院士胡勝正分析,全球景氣波動導致國內經濟也隨之變動,這是可理解。台灣出口競爭力下滑,而不僅單純受景氣變動而已。

胡勝正表示,中長期來看,問題不僅出口減緩或負成長,而是至重要出口國的市占率下降,也就是他國出口成長降,台灣降得更多;他國成長,台灣也降。

他說,除台灣競爭力下滑外,中國經濟轉型,使台灣以大陸當作製造工廠的優勢消失,台灣主要是資通訊產品出口,但研發經費相較競爭國─韓國的投入不夠,因此,要從研發改革做起,例如政府機構的研發不夠產業導向。

至於短期如何刺激景氣?胡勝正表示,內需方面,政府主導的投資案件受財政困難影響,但民間資金充裕,可以利用政府力量,引導民間資金到公共投資管道,例如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

中研院研究員周雨田認為,民間資金充份,但投資意願不夠,政府應積極採擴張財政政策。

不過,胡勝正認為,現在政府債務已近上限,利用擴張財政支出,恐怕有困難。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則認為,如果政府財政支出是進行基礎建設,發展經濟動能,雖會背負一些債務,就值得支出,未來經濟發展會有稅收;而不是像南歐部分國家借錢給大家消費,無法帶動經濟。

孫明德舉例,像早期的十大建設,需新台幣2000多億資金,當時的國內生產毛額約4000多億元,十大建設的資金就占一半,政府籌錢困難,當時也是花好幾年進行公共建設。

孫明德指出,民間不投資,政府就要帶頭投資,要找好的公共建設項目投資,雖然因此財政會有包袱,但未來可以帶動另一波經濟動能。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