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什麼都不爽! 醫提醒可能是嚴重情緒失調

欣傳媒/欣傳媒 2012.07.12 00:00

圖說:三軍總醫院精神科主任葉啟斌提醒家長注意,孩子看什麼都不爽,可能是一重病。(記者丁彥伶攝)

欣傳媒 | 記者丁彥伶/台北報導

爸爸不給錢就把全家燒光光,或是常把「林杯就是不爽啦!」掛在嘴邊;三軍總醫院精神科主任葉啟斌今(12)日提醒,看什麼都「不爽」也是一種病,精神科診斷準則裡已經把它列為一種新的病,稱為「嚴重情緒失調」或「破壞性情緒失調」,不進行治療,很容易引起社會案件。

葉啟斌表示,去年他針對台北市高一新生所做的調查中發現,700人中大約就有10%的青少年符合破壞性情緒失調的診斷,與國外的結果相符合。在以最新準則製定的中文翻譯問卷篩檢之後,有這樣問題的學生最後以會談確認,之後則有約6成的人確定為有破壞性情緒失調的診斷,也就是確診的比例約是3%到5%,每個班級約2到3個這樣的小孩。

葉啟斌說,在被確診的人中,發現這些人除了有破壞性情緒失調外,其中有45.5%同時也有過動症、36.4%合併有「對立性反叛」疾患、31.8%合併有嚴重型憂鬱症,18%有躁鬱症。也由於這些人常有「共病」,也使得破壞性情緒失調的患者常被誤判,而且也較難治療。

一般人生氣後,一段時間就會氣消,葉啟斌說,破壞性情緒失調的患者,在遭受自己覺得不公平的待遇後,會產生言語上,或是行動上的破壞或報復行為,而這種報復行為持續時間至少1年以上;近年新聞報導中有人狂撥幾千通電話,或騷擾他人長達多年的行為,通常就是這類患者犯下的。

這些青少年還會有割腕、在身上用刀亂割、撞牆、用菸燙自己等自傷行為,若別人惹他們不高興,他們會直接以暴力破壞東西,或攻擊師長、同學;若覺得有人妨害他們達到某些目的,還會精心設計報復他們的行為;例如在別人的飲水機中加毒等。

患者若未及早發現與治療,會導致嚴重型憂鬱症,葉啟斌說,過去這樣的問題常被誤診成躁鬱症,而未能及時給予適當治療,或進行了不當治療,而使情形惡化。

他認為現在許多社會案件中,許多衝動控制不良,以致發生攻擊行為或是情殺案件者,很多都可能屬於破壞性情緒失調的患者,這些患者若能早期辨認確診,並給予適當治療,就有機會阻止類似的社會案件一再發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