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AMS監控中心 落腳台灣

中央社/ 2012.07.01 00:00
AMS監控中心落腳台灣(1)(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台北1日電)浩瀚太空中,台灣參與打造的太空磁譜儀(AMS)正默默蒐集各種資料,期望解開宇宙誕生之謎。7月起,台灣更進一步成為繼瑞士之後,第2個AMS地面監控中心落腳處。

結合16國科學菁英的太空磁譜儀(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 AMS)計畫,由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央研究院院士丁肇中主持,目的是在宇宙中尋找「反物質」及「暗物質」,驗證宇宙大爆炸(Big Bang)理論。

去年5月,美國太空梭奮進號將AMS送上國際太空站(ISS),開始蒐集資料。

AMS計畫大本營位於瑞士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也是第1個AMS監控中心所在地,各國專家在此日夜輪班,由美國休士頓太空中心提供後援。

為求監控更周全,減輕日內瓦中心的負擔,丁肇中認為也需要在亞洲設置監控中心(Payload Operations Control Center, POCC)。

成立監控中心,意味技術交流,在計畫中扮演更重要角色,即便有其他國家爭取,但台灣憑藉在AMS計畫中的卓越表現,獲得青睞,最後決定將監控中心設在國防部軍備局中山科學研究院龍潭龍園研究園區,由中央研究院主導、中研院院士李世昌統籌,並與中央大學等單位合作,整合國內多股學術力量。

「過程沒有爭議,因為台灣是(AMS計畫)主要貢獻國之一」,中科院跨國計畫總主持人荊溪暠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說,台灣在長達10多年的AMS計畫中從未缺席,做出來的電子系統相當可靠,且中科院人員專業、穩定、有紀律,有目共睹。

中科院電子所龍園創新育成中心企劃經理葉芬負責逐步建構監控中心,她說,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人員來參觀監控中心,也稱許建構完整,不輸歐洲。

另外,NASA人員不久前來台進行網路測試及資安查核,監控中心順利通過各項評測。

在如一般學校教室大小的空間裡,監控中心前方掛著顯示世界地圖的大螢幕,從兩側的中型電視,可看到地球表面雲層,以及看似雜訊但在科學家眼中是待解謎團的資料,還有太空站即時畫面,偶有太空人從一端漂浮到另一端。

由於電腦日夜不停運作,監控中心鋪著地毯,防塵、防靜電,連吸塵器都要通過電磁干擾檢測。

監控中心內部相當安靜,電腦桌沿著牆圍成半圓,正式運作後,12名工作人員將各自在螢幕前監看圖表、數據,隨時研判AMS的「健康狀況」。

地面監控工作有多重要?荊溪暠舉例指出,在太空裡,太陽直射與否會形成很大溫差,當AMS在陽光照射下,溫度可達攝氏85度,需要散熱,這時若調整太陽能板角度,擋住陽光,AMS的溫度會急速下降到零下45度,這時就要改為加溫,疏忽不得。

AMS蒐集到的粒子數據,會24小時不間斷地傳回台灣,據荊溪暠瞭解,AMS放上太空站1年多以來,已傳回180億筆資料等著全球科學家分析研究,並已有重要發現,但科學講求精確,需經反覆驗證才能宣布。

台灣監控中心目前負責值上午6時到下午2時的班,另兩班由日內瓦輪值。荊溪暠說,「台灣仍須具備可值3班的能量」,萬一日內瓦中心有狀況,才可隨時因應。

荊溪暠說,台灣監控中心還不能與太空站直接聯繫,但很快會由NASA授權,擁有與日內瓦中心相同的功能。

監控中心將於7月3日正式揭幕,未來配合AMS工作時程,至少應運作15年。

開幕當天,除丁肇中親自出席外,NASA方面則可能由「人類探索及行動」助理行政長官葛斯登梅爾(Bill Gerstenmaier)來台見證盛會。1010701

(中央社記者王飛華攝 101年7月1日)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