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松崗恭子/樂當橋樑 關注建築和環境的日本建築師 

欣傳媒/欣傳媒 2012.06.25 00:00

圖說:松岡恭子說,她最喜歡看到人們怎麼使用並且生活在出自她設計的物件當中,所以這一張照片也是她自覺最具代表且最喜愛的一張。(松岡恭子提供)

欣傳媒 | 記者葉穎/專題報導

每周密集往返於東京與福岡之間,女建築師松岡恭子以她綜合著小至家具,大至橋樑、環境規劃的作品歷練,在日本建築圈中占有一席之地。有意思的是,她在受訪時不經意的提及,其實當時初從學校畢業之際,因為本身對於建築研究方面的濃厚興趣,甚至一度完全不認為自己將會成為一位真正蓋房子設計房子的建築師,即便現在她在不論是學術界-任教於東京電機大學未來科學部建築學科,又或者實務界-身為SpinglassArchitects事務所的主持人,都有著斐然的成績,她越是執案越了解其中的趣味。

也許也正是因為了解到世上好的建築師已有這麼多,所以促使她更加清楚地知道並立志讓自己不以樹立個人特質為目標。她說,建築師有很多種,有如同安藤忠雄那樣成功,且以作品特質為世人所知道的例子固然很令人敬佩,但她終究不是安藤,而且面對21世紀需要更全面,超脫於以往只為了一個好的造型、漂亮的外表端視角度來看建築科學之際,她也自信儘管走在不同於安藤那樣的道路,且關注於建築跟環境的入世大方向如她,一樣可以走出不一樣的自在風景。

接續著被問到,若是個人作品特質的建立並非建築這條道途所設定的終極目標,那麼,建築這件事情對她而言的關鍵字又是什麼呢?她說,就是橋。建築物的本身是橋樑,連接人與環境、室內與戶外、個體與群體之間的橋;而建築師本身的角色也未嘗不是一座橋:專業與非專業之間的橋、各個技術部門統整時負責溝通的橋,所以她主張建築不該被設計成以高牆和外在絕對隔開的狀態。換句話說,她在規劃每一個案件時,最重要的中心精神,都不脫怎麼透過這一件作品找到關聯性、達成與周遭的溝通,進而共同創造出整體的環境樣貌,她說,正因為不論是哪一棟建築物,當它被蓋好矗立在基地之上,不論是建造過程或者後續的影響力道,絕對都強過於其他環境組成,諸如人或商品,所以,熟稔於「建造」這個「魔法」的人-建築師,自然應該勇於站出來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承擔起社會責任,讓建築體不單單只是在被賦予設計自由的基地範疇中,閉門造車、獨善其身,理應打開地界,造成對於周遭環境友善的影響,主動且積極的透過專業,提出方案,讓社會整體有所改善,不只是抱怨或者等待政府單位的持援。

談到對於城市景觀的看法,她從自己來自的國度-日本談起,她說日本戰後,城市的復健速度之快,讓戰後的10年之後再度回看,發現城市裡怎麼會蓋出了這麼多如同怪物的東西,所以,透過很長的一段時間,掙扎並徬徨再這樣醜陋的市容面貌之中,甚至到近幾年,日本社會與政府依舊不斷的在思考這樣的問題。怎麼樣去創造公共空間的品質,也一直是她不論在學校或者事務所執案時所關注的主題,尤其,對於公共空間的定義,她並不局限在僅只於公園或者廣場而已,而是推諸人行道、騎樓、建築與建築間的小巷弄都算是她定義中的publicspace,當面對全球經濟緊縮各國政府金融狀況都吃緊的普遍情況下,她更是提出呼籲,應該由建築師領頭、每一個市民參與做起,擔綱起小處著眼但絕對重要成事的角色。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