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再保險有利可圖 避險基金搶買災難債

自由時報/ 2012.06.04 00:00
編譯許世函/特譯

由於近年來全球股、債市行情震盪,且再保險市場(reinsurance)低度曝險於美國及歐洲跛腳的經濟成長,避險基金經理人開始投入再保險市場。

路透報導,趨勢顯示投資者紛紛轉進再保險市場謀取豐厚報酬。從避險基金到退休基金體系,包括Dan Loeb、Steve Cohen和保爾森(John Paulson)等基金經理人近半年來聚焦再保險領域,將資金投入再保險公司,以本身的資本承受風險的挑戰,期盼獲得回報。

避險基金投入再保險公司行之有年,但近期高知名度經理人的動作頻頻,顯示正有一股新的趨勢形成,因其收益優於市場報酬。

而較保守的投資者諸如退休基金,則湧向災難債券(catastrophe bonds)這塊專門領域,即使連荷蘭PGGM基金也是如此,該基金管理達1540億美元資產。投資者盼望災害發生後的巨災再保險費率上升,從中獲利,有時升幅超過100%。通常保險公司在大災難支付巨額賠償金後,保險和再保險費率會跳升,因資金狀況較不好的保險公司會被迫縮減開支規模,致那些在市場活躍的業者收取更高的費率。

保費上升 有利可圖

像是去年日本311東北大地震,保險業者損失1160億美元,為保險業界史上第二嚴重的重災年。而過去像是美國卡崔娜和安德魯颶風,以及911恐怖攻擊等重大災難,也促使避險基金、私募股權投資者及投資銀行跳入再保險市場。

專營保險業務的律師事務所Goldberg Segalla倫敦負責人Clive O’Connell表示:「當保險費上升有利可圖時,大家都想要進場。」

由基金經理人David Einhorn經營的再保險公司Greenlight Capital Re Ltd.,於2004年7月開業,除2008年以外,每年都賺錢,合計獲利逾3.1億美元。

此外,基金經理人還有額外紅利,由於他們自行經營再保險公司,從投資組合中獲得承銷及管理費用這兩方的報酬。

但有些人質疑這股熱潮能否轉化為有意義的長期投資,尤其是那些親眼見證這塊領域風潮來來去去的人。

公開交易的災難債券市場規模仍小,市值大約130億美元。但是災難債券基金經理人指出,受退休基金投入的帶動,該市場可能會急遽增長。

數據顯示,第1季保險商發行的災難債券創下20億美元的規模紀錄,國有Florida Citizens基金上月推出7.5億美元債券,達有史以來單筆售出的最大規模。

而在私人保險的證券市場成長更快,包括一系列保險商和投資者之間的災難債券交易,市場可能再成長250億美元。

基金管理公司Twelve Capital合夥人Urs Ramseier表示:「災難債券市場流入大量的資金和興趣探詢,主要的投資者是退休基金,因為他們喜歡多元化。」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股票和債券市場走勢極為動盪,退休基金越來越將災難債券視為平衡股票和債券曝險的良好途徑,因不受金融市場下行影響,此外,巨災債券高且驚人的殖利率則為誘因,去年數起自然災害使得該債券平均殖利率漲至5%-7%,遠高於政府公債或高評級公司債。

荷蘭第2大退休基金管理公司PGGM的Eveline Takken,管理10億歐元的災難債券和其他此類債券,她表示:「由於災難債券目前的殖利率極有吸引力,我們已額外撥出部分資金投入該市場,我感覺人們的興趣越來越大,該市場未來5年可能會比過去5年成長更多,PGGM正在招募更多保險專家,負責災難債券投資策略。」

資產管理公司面臨一個問題,他們需要推出更多的產品,以便滿足需求。

資產管理公司Juniperus Capital董事長Phil Lotz表示:「面臨的挑戰之一是規模問題,現在對我們感興趣的退休基金增多。他們有很多的資本進行投資,我們將擴大基金產品規模,創造一些不同的選擇給投資人。」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