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希望小提琴 繪陳孟和綠島過往

中央社/ 2012.05.20 00:00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20日電)過去在談人權似乎都是針對成人,但幸佳慧卻藉由繪本「希望小提琴」,以政治犯陳孟和被關在綠島、親手製作小提琴送給外甥女為故事根基,作為人權教育向下扎根的開始。

曾擔任過童書編輯、閱讀版記者的幸佳慧,因覺得所學不足,2006年到英國念兒童文學博士,有感台灣繪本題材不足,2007年意外得知陳孟和在綠島的故事,決定以此為創作題材。

陳孟和出生於1930年,18歲考上師範學院美術系(台灣師範大學前身),1952到1967年,陳孟和因莫須有的罪名,遭監禁綠島15年。

這15年間,因為陳孟和妹妹不間斷地來信,讓陳孟和有活下去的動力。在島上,這些囚犯得自己蓋房子、圍牆、鋪馬路、當農夫種青菜、幫島上的孩子補習。後來因為外甥女的誕生,讓陳孟和又對生命懷抱起希望,他花了一年的時間,親手做了一把小提琴送給外甥女。幸佳慧被這個故事感動,認為這個題材可以做為兒童文學的通道,便立即找陳孟和見面,希望能以這個故事作為童書的題材,而陳孟和也欣然答應這個繪本的成形,只不過這一等就是6年。

過去在台灣,幾乎沒有一本以人權為題材的繪本,「主要原因和創作者本身沒有相關的知識背景,另外則是沒有勇氣去創作這樣的題材,怕被貼標籤」,幸佳慧表示,她在2007年就已經把內文寫好,出版社也找到,但卻一直找不到適合的插畫家。

幸佳慧認為,這種歷史事件的題材,畫風不應太可愛,要帶點寫實風格,直到2009才意外找到插畫家蔡達源,一筆一筆地繪出當年陳孟和在綠島的景象以及內心情境,直到今年這本繪本才誕生。

幸佳慧指出,在歐美已有許多關於人權題材的繪本,但在台灣這塊領域卻還沒被開發,包括種族、性別、階級等,她希望藉由「希望小提琴」,能開啟台灣繪本作家以台灣歷史事件為題材的童書,同時也能有信心去詮釋自己的歷史。

幸佳慧表示,過去她常在各大學校演講,提到「希望小提琴」的故事背景,往往受感動的是家長。她認為,雖然故事在講歷史事件,但真正談的還是「人性」,尤其是在家人之間的彼此信任,她也希望透過繪本,能作為人權教育向下扎根的開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