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民國100年「健康行為危害因子電話訪問調查」的1萬6985名受訪者中,只有18%的人每天吃到3份蔬菜及2份水果。每份蔬菜煮熟等於半飯碗分量,每份水果約等於1個拳頭大的食用量。
值得一提的是,家庭月收入新台幣8萬元以上的家庭,3蔬2果達成率最高,達21.8%;收入不足2萬元者僅16.1%。進一步細分蔬果和水果的攝食量,高收入和低收入家庭的3蔬達成率相差不大,都有4成,主要差別是高收入家庭的水果吃得最多,2果達成率為3成5,比低收入家庭高出近1成的達成率。
這是健康不平等的現象,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社區健康組組長陳延芳說,可能有錢人比較重視健康,也較有經濟能力購買健康食品;家境較差的人,在水果價格波動上漲時,買菜錢有限,水果就會被剔出菜籃。
這項調查亦顯示,女性、家庭主婦、45到64歲年齡層、南區(嘉義、台南、高雄、屏東)的居民,蔬果攝取比率較高,學生族群3蔬2果的比率最低。(中央社檔案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