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美中對話 人權問題各說各話

中央社/ 2012.05.04 00:00
(中央社記者邱國強北京特稿)第4輪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今天落幕,陳光誠事件使人權成為焦點,但雙方仍各說各話,大陸發言更因此轉趨強硬;至於對話成果,雙方多集中在經濟領域,戰略領域卻相對較少。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及中國大陸國務委員戴秉國在對話開幕式及會後聯合記者會上的發言,都顯示雙方在人權議題上,仍存在著極大的分歧,雙方互不相讓各持己見,大陸更因陳光誠事件的發生,發言轉趨強硬。

在傍晚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希拉蕊提到,美國必然會持續提出人權議題,這些議題對「每個國家都至關重要」,既要捍衛人權,也要談論「具體的個人情況」、「有必要談個案」,在陳光誠事件上的針對性十分明顯。

戴秉國則指出,人權問題上「沒有國家能盡善盡美」,大陸會「依循自己的道路前行」,但人權不應該成為「干擾中美兩國關係的因素」,且美國「不能拿人權來干涉別國內政」;而大陸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更說,「國與國之間的基本準則,應該嚴格遵守」,態度強硬,且同樣有針對性。

但在人權問題之外,美國與大陸似乎都希望將這次對話共識集中在經濟領域。其中,大陸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提到,美國在這次對話中首度明確承諾,對大陸的出口管制,未來將「充分考慮」大陸要求的公平對待,被視為是大陸在這次對話中的最大成果。

而大陸則回應,將逐步簡化外資審查核批程序,提高流程透明度,同時承諾研究加強追究侵權的刑事責任,回應美國向來極關注的智慧財產權保護議題。

有觀察認為,美國上述承諾是為放寬高科技設備輸往大陸開啟「門縫」。但美國若真的開啟高科技設備的門縫,則不免涉及雙方相對敏感許多的軍事議題,而這正是美國長期管制高科技設備向大陸出口的最大顧慮及考量。

這次對話,美中宣稱共達成67項成果,除前述者外,還包括兩國儘快啟動第7輪中美投資協定談判;推動兩國地方層級與基礎設施、現代服務業、高端製造業的合作;而對「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以及大陸與東協自由貿易協定,雙方同意將加強訊息溝通。

但在戰略領域,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對話開幕拋出建立「新型大國關係」的議題;希拉蕊今天則以建立「具有韌性的兩國關係」回應,指建立這種關係,要從建立信心開始,同時提到加強美中兩軍的溝通、交流及透明度。

除此之外,雙方在戰略領域雖有不少場對話,但兩國對此似乎都未多加著墨。諸如近來受到關切的南海問題,以及雙方有微妙關係的朝鮮半島問題,甚至包括台灣關切的軍售問題,都未見兩國提及具體的討論成果。

有人說,美國與大陸這2個大國,坐在一起就是新聞,就會受到注目。不過,在眾人的眼中,兩國之間的歧見,仍然比共識要多。從包括陳光誠事件在內的人權議題,到兩國經貿過招及戰略對奕,這2個大國要靠一場對話解決分歧,顯然並不容易。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