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臺灣南岬懷古之旅

太陽網/吳貴華 2012.04.25 00:00
台灣南岬〈鵝鑾鼻岬角〉是臺灣發展史上一處珍貴的史前人類遺址,曾發現許多史前時期的古文化遺留,最早距今約有五千年前之舊石器時期器物,後來陸續亦有挖掘出土各類史前文物,如陶器、石器、骨器等,均顯示早古以前就有人類活動於此。西元十七世紀後,亦有許多來自歐洲和荷蘭等遙遠國家海員也乘船造訪,因南岬海域洋流強勁、海象險惡,常有船難發生,因而與當地原住民發生衝突,船員遭受殺害客死它鄉,或埋葬在鵝鑾鼻園區內,也有遺屍附近者,當地居民收集屍骨,於樹林內建一小廟,奉祀祭拜稱為「荷蘭英雄廟」。

「鵝鑾」二字由排灣族語譯音為「帆」,意指附近有一坐落海邊大石酷似船帆(船帆石)而稱之,加上由空中鳥瞰本地形係陸地突出若鼻,故稱為鵝鑾鼻。本區東臨太平洋,南瀕巴士海峽,海中珊瑚暗礁林立,海面上波濤洶湧,尤其鄰近海域之七星岩更是航行上的一大障礙,幾百年以來,曾有不少船隻在此海域遇難擱淺或是沉沒,因此葡萄牙人將此海域稱為「巴士」,表示淺水或惡水之意。西元1867年3月12日(清同治六年),美國有一艘帆船「羅發號」迷航漂流至鵝鑾鼻外海,於七星岩觸礁沉沒,船員登岸遭到原住民殺害,只有一人倖存輾轉至高雄向英領事館訴其始末。後來英美等國雖履次派兵攻打原住民,因珊瑚礁地勢險惡,森林茂密,原住民善於運用地形藏匿,皆無功而返,最後以談判和解收場,其中也同意於鵝鑾鼻建置燈塔以維航行船隻安全。於是1875年特聘英國技師設計建造燈塔,但常遭受當地原住民侵擾,故塔基築有砲臺,圍牆上開鑿槍眼,牆外有壕溝注水圍繞,並派有軍隊守護,是世界上少有的「武裝燈塔」,至1882年開始啟用,期間雖因清軍撤離及二次大戰遭受毀壞,但因其地理形勢重要而皆獲修復。

日治時期(1927年),當時台灣北部第一大報-「日日新聞報社」舉辦票選活動,『鵝鑾鼻燈塔』經投票初選,再經審查委員實地審視,名實相符,被定為台灣八景之一。1929年十二月『台灣八景鵝鑾鼻碑』豎立。其後,鵝鑾鼻燈台甚至躍升為台灣八景之首,名聞全國。

墾管處為讓遊客知曉當地豐盛人文資產並體驗鵝鑾鼻美麗勝景,特定於4月28日上午舉辦「台灣南岬懷古之旅」活動,歡迎各界報名參加。

活動方式:一、現場展示解說及引導遊客親身體驗。

二、問卷趣味問答和有獎猜謎遊戲。

活動對象:一般民眾40人(不受理旅行社團體)。

報名方式:4月20日起上網報名http://www.ktnp.gov.tw。

聯絡電話:08-8861321轉 252-257 解說教育課。

報到地點:鵝鑾鼻公園售票亭前〈請自行前往〉。

報到時間:101年4月28日〈星期六〉上午8時30分至9時整。

活動時間:101年4月28日〈星期六〉上午9時至12時止。

注意事項:一、穿著適當戶外服裝、鞋帽,請接受解說人員指導並注意安全。

二、如遇氣候惡劣或無法抗拒之自然因素時,活動立即取消不另通知。

三、請自備筆填寫活動單。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