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的加持 成大社科院發展讀心術 有譜

中央社/ 2012.04.20 00:00
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的加持

成大社科院發展讀心術 有譜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20420 16:03:40)「人心難測」是古今中外對「人心」的共同結論。但不久之後,成功大學社科院所主導的心智影像研究中心,即將改寫這樣的歷史。藉由「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技術發展讀心技術,針對腦波顯影,進行解碼讀取,讓心機無所遁形。未來,該研究將應用在法律、經濟、心理、政治等人文社會領域上,除探討人類心智與行為的關係,也衍生應用於公共政策與行為科學之研究,勢將帶領心智科學之研究進入新的紀元。

從美國財政部首席經濟學家身份返國出任台大經濟系教授兼主任、前財政部長,到擔任成功大學副校長兼社會科學院院長何志欽,以其豐富的行政歷練及卓越的財稅專業,有效結合成大工程和醫學之優勢,在「公共政策」及「行為實驗」雙主軸的發展基調下,融入跨領域與國際觀的合作策略,引領社會科學院建構「公共財政論壇」、「心智影像研究中心」與「雲端心智教室」三個領航計畫,擴大其學術影響力。

副校長何志欽說過去MRI只在醫學使用,從沒有應用到行為科學,成大社科院將首度以腦波來驗證人類行為,並且透過行為分析實驗來協助制訂公共政策。成大社科院心智影像研究中心成立後,將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分析技術,進行多樣化的行為研究。如:分析逃稅者與誠實納稅者腦部活動的差異,該數據經過縝密分析後可供政府未來在設計財稅徵收機制上的有效利用,更可間接促進國家稅收的有效執行,並期許能將我國稅負制度朝向公平正義的理念邁進。

針對功能性磁振造影分析技術在財稅徴收機制上的利用,何志欽副校長特別以80年代在美國財政部與國稅總局服務的實務經驗與感受進一步說明。他說,做為美國國稅總局第一代經濟學家,尤其華人的身分,備受壓力,但因為長期而完整的學術訓練,仍能從瑣碎而繁雜的事務中,建構出一套理論。

當時,何志欽副校長在70名擁有高學歷及稽徵實務經驗幕僚的協助下,完成了全世界首見的「租稅遵從系統」。這套系統,精確計算收入與稅率之間的合理催收與繳稅機制,讓每年處理一億三千萬稅表的國稅局,可以科學化地選出1%進行查緝追稅作業,並讓整個國家的防堵逃漏稅、避稅決策與執行更有效率、更準確,大量減少財稅系統及社會大眾的成本。

可以確認的是,如果那時有功能性磁振造影分析技術(fMRI)或類似設備與技術的支援,「租稅遵從系統」的成效將更快速、更卓越。何志欽副校長認為經由fMRI的運用,依據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個人工作經歷,乃至血型、書法、生活習慣等個人內外在條件的蒐集、分析、研判與建檔資訊,防範、稽查、催討逃漏稅的實際作業,即可不必再像以往一般,在茫茫人海中靠著可能的、不確定的運氣進行,而可以用最短的時間,鎖定最可能的範圍,快速而精準的完成合法、合理的欠稅催收與徴納作業,不僅可以大量節省社會成本,也可以更徹底落實對納稅人權的保障。

事實上,在fMRI實用技術提升與外在環境成熟等因緣俱備條件下,fMRI的適用也可以擴大至經濟上的消費行為、金融上的借貸行為,乃至社會安全網的建構、富民經濟的落實等政府決策與實際施政上,具體發揮心智科學支援公共行政的效用。

根據「基本科學指標(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的資料顯示,2011年成大的社會科學論文的被引用次數首度進入世界前1%,而論文篇數也名列全國第二,這顯示成大社科院已奠定相當雄厚的基礎。

成大社科院心理系系主任蕭富仁教授說,早期研究能量以協助醫學、工程整合為出發,以個人健康照護為基礎,針對癲癇病患之生活品質提升提出新式的治療設計新概念,加上即時性、回饋式為設計主軸,結合了成大工程技術之實力,開發癲癇抑制晶片,已產出十餘篇國際論文,並獲得外界很高的評價:成大「晶」厲害,0.6秒抑制癲癇,這項創舉幫助癲癇病人邁出家庭的無形監獄,重新再出發於社會一起打拼。

再者,為能夠促進中風病人恢復能力,改善病人家庭負擔與減少社會成本支付,蕭富仁主任所率領的研究團隊,也利用簡便且居家可得的冷、熱刺激來加速中風病人的感覺-運動恢復,很快就可以看到中風病人可以抬手,這不僅可以讓中風病人很快重拾信心更加速復健恢復,讓家庭與社會的負擔大量減輕。這項成果除登載於國際期刊與國際媒體報導之外,並獲得美國心臟學會的十大頂尖論文獎,這是頭一次美國心臟學會肯定台灣的創新研究,如學會委員所述:「冷熱刺激是復健之里程碑」。

過勞、無法休息似乎是現今社會的常態也是病態,也造成許多社會意外事件(車禍、工地意外等),午睡或小睡一番應該是很有效率的解決之道,所以解讀腦波來了解睡眠與大腦喚醒機制就很重要。蕭富仁教授研究團隊於是開發腦波解讀機,配合適度的睡眠狀態偵測,證實只要短暫的入睡不僅可以讓身體的疲倦感消除,並且讓睡前的學習與記憶獲得顯著地改善。相信這項腦波解讀應用技術可以讓社會也少災難,且更多產,該項發明,外界譽稱為「看腦波叫起床--智慧午睡鬧鐘」。

有鑑於心智科學研究崛起的世界潮流,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於2009年開始推動「心智科學大型研究設備建置及共同使用服務計畫」,成功大學以多元、堅強的研究陣容、聯合國立中山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國立中正大學、中國醫藥大學、高雄醫學大學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等學校,建構一支超強的研究團隊,攜手研究人類心智,該計畫並獲國家科學委員會的青睞,補助七千萬元成立南台灣第一個「心智影像研究中心」(Mind Research and Imaging Center, MRI Center)。該計畫除獲國科會補助外,成大也挹注頂尖經費逾一千萬強化其資本門建設、並由學校校務基金提供近三千萬建置研究中心所需空間之建築工程,總耗資金額超過一億元;是成功大學社科院三項領航計畫中,合作對象最廣、投入資金最多的計畫。

成大「心智影像研究中心」隸屬於社會科學院,由成功大學副校長兼社會科學院院長何志欽擔任主持人,藉由心理系蕭富仁主任在儀器設備方面有效的建置規劃,謝淑蘭教授在心智影像相關之人才培育活動的積極參與,以及其他學院資訊工程研究所與醫學資訊研究所等多位學者的技術支援,透過心靈解碼、文化聯結與社會透視作為推動願景,建置以功能性磁振造影技術為主的服務平台,提供心智研究人才培育課程。將來該計畫開展有成,亦將近一步規劃跨及社會科學、生物醫學、機械工程與數理統計等領域的「認知工程」學程,以嘉惠中、南臺灣大專院校,期許社科院未來扮演領航者的角色,讓地處南台灣的成功大學成為我國發展心智科學領域的重鎮。

成大心理系為提升研究品質,擴展研究的多樣性與實用價值,該系教師已累積多項具體成果,如龔俊嘉教授針對母親的購買行為進行研究,發現母親對於孩子的愛,深深地影響女性的消費決策;林君昱教授則以人類記憶性的運作機制進行研究,探討記憶在使用、學習與建構中的關係,未來也將運用在與失智者相關的研究議題;而謝淑蘭教授研究睡眠與監控系統的神經網路關係;周麗芳教授藉由對威權領導與創造力、中庸思想與道德判斷,來研究個人認知與社會情境的關係;楊政達教授藉由眼動儀的設備,探討人類觀看行為與情境的關係,了解人類視覺知覺的處理過程,以及黃碧群教授以「注意力」的強弱,來探討注意力在大腦中的分布情形和腦區的處理機制等等,在在展現成大社科院教師在研究成效上的量質俱佳。

「心智影像中心」主要研究設備—3T磁振造影系統,已於100年12月採購完畢,配合建築工程進度,計畫於101年7月進行設備外部構造(磁屏蔽)之建置與設備組合裝機。待軟硬體測試與服務訓練完成後,預計102年可開放中心對外服務的機制。人類心思系統錯綜複雜,心智科學研究素來是人類科學史上最奧秘的領域。而人類腦部構造之精密,透過思想運作所帶出的巨大影響力,可拓展至心理、醫學甚至法律、經濟、政治等社科領域,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人類心智世界浩瀚難測,直到西元1990年後,藉由創新科學科技--神經造影方法「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的發明,並透過由非侵入性的過程測量大腦區塊活化的狀態,帶領心智科學之研究進入新的紀元;MRI的運用,也逐漸從傳統臨床醫療的範圍,拓展至心理、認知與行為的新興領域,近年來,更進一步應用於探索社會、教育與經濟等人文科學的範疇。

未來成大社科院將整合校內外學術機構的專業及技術支援,給予中、南台灣人文社會科學學者,一個實踐研究理念,提升人文社會科學與神經認知科學跨領域的研究平台,讓台灣的心智研究有機會與世界各國頂尖團隊並駕齊驅。

訊息來源:成功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103310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