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搶救海岸 專家:自然輸砂平衡

中央社/ 2012.04.07 00:00
搶救高雄海岸線系列3(中央社記者王淑芬高雄7日電)高雄市政府斥資打造離岸堤、導流堤等工程,挽救流失的海岸線和沙灘,但築堤保岸被學者認為猶如「割肉充饑」。高市府承諾未來採柔性工法,專家則主張自然輸砂平衡。

蚵子寮漁港路的蔡老伯抱怨大浪沖進屋內,客廳進水及膝,除了是沙灘流失、海岸退縮之外,不見政府種植防風林,緩衝風浪,也是原因。

海岸多植防風林固然具有緩衝風浪的功能,不過,國立成功大學名譽教授郭金棟表示,既然大自然的淤積無法平衡,就應考慮在河口或沿岸增加漂砂,太多的結構工程反而是擴大侵蝕的肇因。

高市府水利局和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局都發現,在左營軍港、興達港結構工程附近,是侵蝕海岸加遽的地方。郭金棟說,南部夏天的浪比冬天大,所以風浪從南側造成侵蝕、北側淤積,但是受到多處結構工程的阻擋,沿岸淤積減少,是侵蝕大於淤積的問題所在。

河川局從二仁溪到高屏溪斥資數十億元,興建了海堤15處、突堤60座、離岸堤81座、導流堤8座、碎波堤18處等,還在茄萣崎漏一帶趕工興建4座離岸堤等工程,看在郭金棟眼裡,未築堤的地帶,反而可能加大被侵蝕風險。

高市府在旗津海岸公園要搶救流失數萬坪的海岸,計劃打造人工灣澳和離岸堤等,工務局說,先穩住海岸勿擴大流失。水利局副局長廖哲民說,先暫緩海岸流失,未來會以柔性工法,順應大自然的漂砂和淤積作用,例如緩坡孔座等工程。

為了確保後代子孫還能保有長長的海岸線,也能有安全的戲水沙灘,郭金棟認為,考慮在河口做潛堤工程勿讓沙石流遠,增加淤積,也盼河川上游勿建水庫,影響沙質挾帶,利用河口的坡度,調節淤積和侵蝕。1010407

(中央社記者王淑芬攝 101年4月7日)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