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中國面臨經濟結構轉型

鉅亨網/Allison Kuo 2012.04.02 00:00
近期影響市場最重大的訊息之一,便是中國政府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2012年中國GDP成長目標從過去八年的8%下調至7.5%。本次調降經濟成長目標,主要因為中國主要的出口市場-歐、美等國的經濟成長放緩,將使外需對中國經濟的推動力量將不如2011年,而中國未來更將會面臨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降的情況。在這樣的總體經濟情勢下,中國政府顯然將會較著重於經濟結構轉型,並致力於提升中國的內需消費,以下我們便更進一步檢視中國的經濟結構及其發展趨勢。

焦點一》不平衡的中國經濟成長

在過去10年當中,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呈現快速成長的狀態,是推動中國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要素。雖然,所有開發中國家都需要藉由龐大的實體資本增長,來達到經濟的高速擴張,但卻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固定資產增速能與中國相提並論。但我們亦不認為中國能夠持續藉由建造高樓大廈、高速公路或工廠,來持續維持接近8%或超過8%的經濟成長速度。

在2000年以前,中國內地的資本形成總額約占總GDP的35%,相較於其他已開發國家這樣的比例相當高,但對於高成長的新興國家經濟體而言,這樣的高比例仍屬正常水準。在1990年至2000年這段期間內,中國的經濟成長處於相當平衡的狀態,截至2000年為止,中國的GDP較1990年成長約170%,其中投資約增加了173%,而消費則增加了156%。

在2000年到2010年期間,中國的經濟成長率也同樣擴張相當快速,中國經濟體在2010年已較2000年成長了171%。不過,帶動中國經濟成長的因素卻相當不平衡,固定資產投資顯然是其中最大的主力。截至2010年為止,中國的實體資本較2000年成長了273%,而中國的居民消費卻僅增加了97%。

中國GDP累積實質成長 (1991-2010年,1991年=100)資料來源: 晨星(Morningstar)、IMF、中國國家統計局

相較於日本、南韓以及台灣,這三個在過去50年藉由投資推動的經濟體來看,中國的投資與消費成長不平衡的情況更加顯著。根據晨星的估計,在這些國家經歷投資快速成長的年代當中,中國的資本存量增長速度較日本高了43%,同時也分別較南韓以及日本高33%以及49%。

資本形成總額佔GDP比重(%)資料來源: 晨星(Morningstar)、IMF、中國國家統計局

此外,相較於這些國家,中國的消費對於中國經濟成長的貢獻度也顯得較為薄弱。在投資快速成長的期間內,雖然上述三個國家的資本形成增速都高於消費的增速,但消費成長仍約占整體GDP增長總額的50%,但相較之下,中國的消費成長卻僅占整體GDP增長總額的26%。而且,自2003年開始,每年投資占中國GDP的比重便已超過了消費所占的比重,而這種現象並未在日本、南韓、台灣發生。

焦點二》中國內需消費有較大成長潛力

與過去中國的投資快速成長的情況相對照,中國內地的消費顯然有相當大的成長潛力。中國過去大量的資本成長,例如基礎建設、房地產投資將可望帶動消費成長,但在另一方面,中國的資本增長速度卻難以持續在較高的水平,主要因中國在經歷了快速投資增長之後,已不再需要建造更多的機場、高速公路以及豪宅。

以中國內地的鋼鐵產業為例,相較於10年前,該產業資產規模已成長將近5倍,其產能約是美國、日本以及歐盟國家相加起來的兩倍之多。此外,中國內地的國家高速公路系統(national trunk highway system),也看似被過度建造。截至2010年底,中國的高速公路系統總長度已是2000年的四倍之多,而其總長度也已逼近美國的州際公路系統(interstate highway system)的總長度,而美國的領土面積與中國相距不大,但汽車密度卻約是中國的3倍。

在過去的幾年內,推動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的主力,則是住宅房地產的成長。在2000年代,隨著中國的城鎮化,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亦呈現快速成長的狀態。然而,較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在這段期間當中,房地產的成長速度卻遠超過中國城鎮化的速度。因此,截至2010年底,中國正在建造的住宅建築面積(依照每人平均的基礎計算)已將近是美國房市泡沫時期的5倍。

因此,我們預期中國未來的資本形成總額成長速度將會有所減緩,中國若要持續維持較高的經濟成長速度,便需要仰賴於居民消費支出的提升。事實上,從中國政府於「十二五規畫」中將擴大消費需求作為其戰略重點,同時亦擬訂2015年中國內地消費品零售總額將比2010年增加一倍,並維持每年約15%的成長的計劃,便不難看出中國政府重視提升消費成長的程度。

焦點三》中國政府需調整經濟結構,實現投資與消費之間的重新平衡

基本上,作為中國主要的貿易夥伴,歐洲、美國經濟趨緩已經明顯影響到中國市場,出口下降恐將導致中國經濟外需不足。此外,根據上述的分析,中國藉由投資來推動經濟成長的模式也終究無法持續,因為中國內地包括鋼鐵在內等多個行業的產能過剩越來越明顯,投資的邊際產出出現明顯的遞減,所以中國需要調整經濟結構,並實現投資與消費之間的重新平衡,因此可以預見,中國政府未來將會較著重於內需消費的提升,並藉此來推動中國經濟的增長。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