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粉起鍋,她轉身俐落裝袋,交給店內的外省男士,男士接過袋子,發動機車,出發外送。
兩人默契十足,原以為是夫婦,老闆娘搖搖頭,說他是來幫忙的朋友。原來老闆娘的丈夫已過世,也沒有孩子,一開始一個人到處幫忙種菜,努力存了一些錢,才租下了店面,做起小生意。
回想小鎮的過去,原本有很多家越南小吃,不知為何一家家倒了,現在只剩她一家。她與朋友合作,一個顧店裡,一個送外賣,生意還算穩定。「穩定但不會很多,小鎮嘛,人口有限。」想要滿足客人不同口味的期待,卻又擔心材料過多、囤積不新鮮。老闆娘摸索出一套經營模式:菜單上的牛、豬、雞肉河粉是每天供應,而鴨肉、番茄等特別口味,一週只賣一天。招牌餐與特餐配搭、菜單豐富,食材也不會過量,同時達成了客人與老闆的需要。
我們接著訪問一旁喝咖啡的越南婦女,為何其他店都倒了這家店依然屹立不搖?「好吃是一定的,但重點是老闆娘,她就像我們的大姐一樣。」女人們說。老闆娘人生閱歷豐富,鎮上的姐妹遇到困難,老闆娘總二話不說、幫忙到底。對待同鄉如親人,逐漸大家對她也更信任依賴,任何事都到小店來找她討論。「她真的幫我們很多,遇到困難第一個就想到她。」另一個姐妹感激地說。
這家玉里越南小店,賣的不只是家鄉口味,更進一步繫緊了故鄉姐妹的情誼。隻身過海落腳台灣台東,因著小店建立起自助網絡,相扶相依。一杯越南咖啡、一段越南閒聊,玉里姐妹的一天美好,就從小店的晨間聚會揭幕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