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文化從村落開始 龍應台訪偏鄉茄萣 鼓舞泥土文化壯大扎根

中央社/ 2012.03.19 00:00
文化從村落開始 龍應台訪偏鄉茄萣 鼓舞泥土文化壯大扎根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20319 15:07:22)文建會主委龍應台,18日上午進行就任後首次村落行腳,走訪位於高雄台南交界的偏鄉漁村聚落茄萣。龍應台說,茄萣是她童年成長的故鄉之一,人生許多啟蒙與回憶,都和這片土地有關。做為漁村長大的小孩,她深刻了解偏鄉文化資源的缺乏,選擇從茄萣出發,就是希望透過田野行腳,了解社區狀況,重新思索城鄉差距、資源合理分配的問題,讓偏鄉的每個村落都有機會孕育出豐沃的文化土壤。

剛踏入老家頂茄萣賜福宮旁的窄巷弄,就有童年老友前來敘舊,讓龍應台感受到家鄉濃厚人情味。高雄市長陳菊偕副市長、文化局長特別來到賜福宮廣場迎接,令龍應台深為感動。賜福宮主任委員主動前來接風,當著高雄市長陳菊面前,向廟裡的圍觀人群,歡迎茄萣人龍應台回到故鄉。龍應台致詞時表示,村落的文化發達與否是檢驗一個國家文明最清晰的指標。人們常說台灣南北資源不均,其實東西之間也有落差,本島和離島,也都有差距,是需要我們深刻思索的。

龍應台村落行腳走過老家茄萣分駐所時,兩位年逾花甲的雜貨店老闆與兒子,站在門口久候龍的來訪,三個人挽著手相互參扶,如數家珍地回憶老街裡的點點滴滴。行腳中,龍應台特別彎去廟後巷子裡的院落,帶著花束,低調探訪已故醫師林淵泉的遺孀。龍應台心有所感的向在場鄉親表示,小時候家裡很窮,連看病的錢都付不起。直到有次弟弟因為生了重病,媽媽帶著一家四姐弟,來到林醫師的診所看病。林醫師用閩南語向講國語的龍媽媽說明病情,醫師知道她們家很窮,從此看病都沒收過一毛錢。那時還在念初中的龍應台,感受到林醫師的為人風範,不會因為語言、貧富的隔閡,而漠視窮人家小孩的健康權,這個成長插曲,使她日後到了紐約、法蘭克福都還深深懷念林醫師的仁厚。也使龍應台相信,唯有把資源真正下放到每個村落,才能從小啟蒙孩子們的文化視野。

出發前,龍應台做足了功課,了解偏鄉茄萣沒有劇場、博物館、電影院,甚至連稍大一點的室內集會場所都很欠缺。她列舉台北士林的蘭雅次分區、法國的維恩小鎮,同樣是三萬人,卻有音樂廳、表演場、展覽廳,可見茄萣的文化發展還有很多可以努力的地方。龍應台認為在大都會裡建硬體工程固然有其必要,但是文化一定要從泥土、草根做起,讓社區自己壯大起來,公家政府無論中央或是地方,只是資源的分配者,唯有地方居民自己茁壯,文化發展才能長長久久。

村落行程中,恰好遇到金鑾宮十二年才舉辦一次的王船祭,獲得神明的恩准,龍應台一行人提前欣賞到即將完成的傳統王船壯觀英姿。龍應台表示,文建會在著手登錄台灣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以茄萣王船祭為例,手工打造的王船本身就是一件藝術雕刻,上頭的彩繪就是美術,社區自發動員組成的龐大藝陣就是表演藝術,這些草根文化不能單用西方的文化標準來衡量,卻是道道地地茄萣最鮮活的文化特徵。龍應台當場希望高雄市文化局能協助廟方著手推動茄萣王船祭的「國家級無形文化財」的價值認定,保存並活化這項很有特殊意義的民俗藝術。

龍應台表示,文建會即將轉型為文化部,這段時間她和同仁們都在盤點業務,徹底檢討文化政策的施力點,猶如基礎工程,唯有地基打得深,孕育豐沃的文化土壤,國家的下個一百年,才有可能使文化開出奇花異果。

訊息來源: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101217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