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近4成待業民眾 不敢和朋友、家人接觸

欣傳媒/丁彥伶/台北報導 2012.03.12 00:00

「我想,我不需要找工作了」。臺北市政府勞工局就業服務處個案管理員黃筱懿今(12)日表示,由於各個資源單位的密切聯繫,發現一位有自殺傾向的長期失業民眾,密集陪伴並擬訂就業計畫、鼓勵發掘優勢,以及陪伴心理調適……等過程,成功挽救他的信心及生命。

黃筱懿說,這位被協助的民眾是「阿凱」,他不僅長期失業,而且健康情形不佳,和家庭的關係也不好,面臨人生接連的打擊,他不好意思再請人幫忙,灰心到每隔3、5天就向人「告別」,表示即將離開人世,因此不需要工作了。

還好目前許多社會資源相互密切聯結,臺北市自殺防治中心把阿凱轉介到市府勞工局就業服務處個案管理處,黃筱懿和阿凱一起發掘他的優點,並擬定就業的各項計項,在阿凱重拾信心之際,也獲得了工作,黃筱懿說,雖然後來阿凱又陸續換了幾個工作,但目前他變得樂觀,和她也有良好的聯繫,成功挽救阿凱。

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副執行長劉越萍表示,據該中心服務的民眾資料分析發現,13.2%有自殺行為的民眾是因為工作經濟因素造成,還有近一成的人,則是因為人際衝突而採取自殺行為,其中多數是源於職場人際關係不和睦,顯示職場議題與自殺風險具有重要的關聯性。

而在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委託104人力銀行針對待業族抽樣調查1,216人分析顯示,待業時間長達3個月以上的民眾幾乎都有心理健康及人際關係變差的狀況。其中,有37.9%的待業民眾變得「不敢和朋友、家人接觸」,而產生「恐慌、焦慮感增加」及「沒有自信、不如人」等負面反應,分別各占24.3%和21.8%。因此對於遭逢職場難關而陷入低潮的民眾來說,是否有人能適切對他作出回應,也影響其對自己度過困境的能力的信心。

民國97年起,臺北市政府勞工局就業服務成立個案管理員機制,採用一對一的輔導方式,幫有需求的求職者擬定求職計劃,黃筱懿說,其他的個案管理員同仁們,也都有成功挽救有自殺傾向求職者的經驗,而成功的原因,端賴包括社服部門、社會各種關懷團體,以及自殺防治中心等社會資源的密切聯繫及合作而得到的成果。

劉越萍也提醒遭逢工作迷惘的民眾與其親友一些心理照顧小叮嚀,盼能協助處於潮落民眾蓄勢待發,面對下一次的潮起。1.接納當下,保持信心:接受現狀並不表示承認失敗或放棄努力,坦然正視目前的處境,將更有助於重整就業心態。2.關心面對,避免比較:放下比較心態,以穩定的心情面對工作或是待業過程的不確定感。

3.趁工作低潮期調整生活步伐:審視生涯規劃,以作為再次起步的預備。最後,黃筱懿則建議遭逢工作迷網者「就業路上不孤單,重新出發永遠不嫌遲」!

圖說:臺北市政府勞工局就業服務處個案管理員黃筱懿說,「就業路上不孤單,重新出發永遠不嫌遲」!(記者丁彥伶攝)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