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重振國際地位 紐約推個別教育

立報/謝雯伃 2012.03.11 00:00
【編譯謝雯伃綜合外電報導】除了iPhone和iPad之外,紐約的iZone是另一種不同的革命性實驗。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這是紐約企圖改造市內學校的一大嘗試。這項創新特區計畫(Innovation Zone project)要求紐約市公立學校,擺脫過去的老掉牙規則,重新思考教育的可能性。紐約市公立學校去年開始尋找嶄新教學方式,提供更個人化的教育、改變過去固定上課時數的規定、研究科技能夠提供教育那些幫助。它們甚至開始質疑,學生究竟有沒有到校上課的需要。「我們所面臨的挑戰,無疑是要將我們的學校由工廠裝配線轉型成為創新中心。」紐約市市長彭博指出。他警告,美國學校體制正落後國際競爭對手。如果公立學校不改善其教學方式,紐約市恐會變成遲暮之城,而非創意之城。▲筆電不一定能提升教學品質,教師可能才是最重要的關鍵。美國麻州的多徹斯特的里拉佛瑞德里克領航中學,教師在回答一名學生的問題,圖攝於2008年6月20日。(圖文/路透)推翻按表操課舊觀念iZone計畫是一項生氣勃勃的實驗,探討全球各大城的學校體制如何處理面臨的種種問題。在多元性強的都會裡,學生來自不同種族、文化與經濟背景,學校要如何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達到學習目的?在一個不可預測、快速改變的現代經濟體中,究竟需要具備那些技能?在青少年生活充斥資訊和科技的當下,課程要如何進行?在紐約,沒有一個地方比曼哈頓更具全球都市的形象。而在參與iZone計畫的學校中,曼哈頓雀兒喜區的中學紐約市協同研究實驗學校(NYC Laboratory School for Collaborative Studies)就是創新的極端例子。該校校長傑克森(Brooke Jackson)稱這波創新計畫的實踐者是所謂「具開創性的前鋒」,而她也是其中之一。「就如同iZone計畫所點出的,關鍵性的問題在於,大多數學校並沒有符合個別學生的需求。」她說:「我們應該推翻一些固步自封的界線。我們在試驗一個範圍更大的系統。學校不應該單獨存在,我喜歡這個概念。這種把學校當成智庫,再加上實驗性創新練習的方式,應該要推廣出去。」她表示,最大的一項障礙就是大眾對於「上課時間」的陳舊想法。一般人會認為學校就是兒童每週固定有幾天要去,每天又固定要待幾小時的地方。因材施教 課程客製化她的計畫相當激進,意圖改變過去學生必須按年齡分班,且每天於固定時間上每節課的慣例,並依照每一名學生的需求和能力,提供客製化的課程。「我們有些學生已經可以接受研究生程度的課程;也有些學生必須要在師生比1對3的情況下,學習情況才會進步。如果這些人全編在1個30人的班級內,那麼所有學生都無法學到任何東西。」傑克森想要創造一個另類模式,在一間學校內實施各種不同課表,讓課堂變得像大學校園一樣,教師能對一小群特定同學講課。這個構想來自於特殊需求學生的個別學習計畫。傑克森表示,因為部分青少年在運動過後學習成效較好,所以其中一群學生可能會在數學課之前先到哈德森河畔騎單車。她認為,這個偉大的城市應該也成為一座教室。這類創新試驗面臨許多挑戰,其中一項是要確保這類實驗不會讓學術嚴謹消失。除此之外,還面臨許多實際障礙。沒有操場也能做運動最立即的一項障礙就是,學生缺乏體育活動空間。「曼哈頓島並不會變得更大。」傑克森說,這所報名人數超額、學生人數過多的學校竟然沒有自己的操場,而是與另外兩間學校分享體育館、自助餐廳以及圖書館。要讓6百名青少年全都擠在一小層樓裡,非常不容易;對中學生來說,課桌椅和教室空間都太小了。因為與其他學校分享設施,使得要改變固定課表一事變得更為困難。她還試圖在其他方面實驗。她表示,如果學生沒有太多空間奔跑,他們還是可以進行部分運動。她正努力推廣瑜珈、舞蹈和戲劇技巧等課程。如果課堂氣氛沉悶,她希望學生和教師能試著做些伸展,提振精神。關於一所現代學校應該教授何種技巧,這仍舊是創新學校所面臨的難題之一。卓越不夠 還要有正義在經濟大環境不確定的情況下,她表示教學目標會因時制宜,不過年輕人需要成為「批判思考者」,足以適應不可預測的未來。她列出一系列面對不可預測未來應具備的能力:「自我認知、社會認知、自我管理、對模擬兩可的忍耐力,以及面對未知仍堅持下去的能力。」這所學校非常熱門,入學學生都是學業成績佼佼者。該校家長網頁上多是談論該校讓學生得以進入理想大學的「卓越成效」。然而,校長強調,該校的更大願景在於創造一個正面的學習環境,推廣「社會正義」的價值觀。教師品質更甚硬體設備在討論校務管理時,很少聽到校長會談論推廣「共同體和愛」的重要性。她對科技的看法也很有趣。該校與谷歌合作,每間教室中都看得見蘋果筆電。然而,傑克森認為現代化並不應該與科技畫上等號。她說,「用一台筆電就想解決問題」,這並不是提升學校水準的方式。她反倒認為在她學校裡,最重要的是教師的品質。她說:「學生們最喜歡這間學校的一點在於,能夠親近老師。他們知道老師會為他們赴湯蹈火。學生們早早就來上課,和老師談話。到了放學時,我們還要一直趕他們回家。學生們想要和真的關心他們的成人待在一起。」復興是必要之路一開始,紐約市有81所學校參加iZone計畫,紐約市實驗學校是其中之一。該計畫參與者已擴展至160校,預計在2014年前會增為4百校。各校均提出自己的3年時程表,一步步實現計畫。紐約市一方面增設特許學校,企圖對教育進行結構性改變;另一方面也利用iZone計畫,從體制內部進行再生。iZone計畫有3個不同大方向,針對諸如如何重建課程時間表、如何融入線上學習及如何獲得創新的力量。由於公立學校學生程度兩極化,如何提升教學標準是目前最大的挑戰。在紐約,許多高中畢業生的表現不佳,達不到可進入大學的水準。卻也有一群具雄心壯志的學生因功課負擔太重,出現體力透支的情形。曾任紐約市教育部創新部門領導人的瓦登維恩(Arthur Vander Veen)說,iZone向前跨出了一步,試著要釐清各種複雜狀況,找到改善市內學校教學的方式。他表示,個別化教育是個很有野心的概念,是對學校本身以及其文化概念的反思。因為家長和學生深陷於19世紀的教育範本中。然而,為了要做好準備面對未來,這類復興是必要的。瓦登維恩表示:「我們不知道10年後興盛的是那些工作。」大學教育也是紐約市意欲重振的另一領域。2008年金融危機後,紐約市當局了解到這座城市的知識領域太偏重財金領域,因而高科技經濟產業紛紛轉往矽谷或波士頓發展。這個「知識群聚」現象造成紐約市發展開始落後其他城市。為了改變這個現象,紐約市廣邀世界各國大學到此開設科學相關學院分校,企圖將世界級研究中心移植至紐約。美國學生間也蔓延一股不確定感,每個家庭都擔憂孩子的未來。去年沸沸揚揚佔領華爾街運動便反映了這股情緒,展現了人們對於社會差距越來越大的質疑。教育落後 經濟也落後美國在國際學校評比上排名不斷下滑,特別是落後於諸如中國和南韓等新興亞洲國家。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造成美國民眾對經濟前景感到焦慮的原因之一。「因為我們的教育落後,所以我們經濟上也落後。」彭博市長表示。去年他宣布以iZone計畫來重振紐約的教育創新力。「這個國家中產階級所面對的經濟挑戰,特別是薪資遲遲不增加,以及收入鴻溝持續擴大的問題,與我們學校所面臨的教育挑戰有直接的關連。」他在接受《紐約客》訪問時表示:「我們要維持經濟強權地位的唯一辦法就是要讓我們的教育體制現代化,而且要馬上採取行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