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用數據蒙蔽 學者批防檢局粉飾太平

自由時報/ 2012.03.05 00:00
〔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洪素卿/綜合報導〕各界質疑防檢局隱匿禽流感疫情,關鍵在於其高低病原性的判定。台大獸醫系名譽教授賴秀穗與前任農委會主委李金龍都對防檢局的說明有所質疑。賴秀穗指出,雞隻反覆感染病毒後會出現抗體導致死亡率降低,防檢局以死亡率低而做出低病原性的判定,是粉飾太平。

低病原性毒株通常只含一個鹼性胺基酸,彰化蛋雞場實驗室檢驗報告出現四個鹼性胺基酸,且雞隻靜脈內注射致病性指數測定結果大於一.二。但由於死亡率低於正常值的○.○五%到○.○七五%,防檢局因此以低病原禽流感通報OIE(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防檢局科長楊文淵解釋,專家會議進行案例判定討論時,其實有兩派意見,一是只要依據實驗室檢測判斷即可,另有專家認為,典型高病原病毒應有高死亡、高傳染症狀,而OIE的診斷及疫苗手冊規範也提出,典型高病原性病毒診斷必須依據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去做判定,並就實驗室檢測結果指出幾個例外可能,例如有些病毒雖擁有五個、七個鹼基對(亦即一般高病原性病毒特徵),卻非高病原性病毒。

專業檢驗有一定程序 無需農委會裁量

農委會副主委王政騰強調,病原性判斷具有高度科學專業性,即便不是一致意見,專家小組最後終須做結論,不是農委會行政裁量。

但賴秀穗指出,國際上都是用病毒致病指數與基因序列來做判斷,農委會卻用臨床症狀、死亡率等指標向OIE呈報,根本是粉飾太平。

前任農委會主委李金龍也持保留態度。李金龍是農委會的第一任防檢局局長,在二○○四年初我國發生禽流感H5N2疫情時,也剛好擔任防疫指揮官工作;當他聽到農委會因為病毒高、低病原性判斷發生爭議,遭質疑隱匿疫情時,他說:「當時根本沒有這個困擾,因為專業檢驗有一定程序,檢驗結果國際都有認定標準。」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