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屏東縣現任議員獅子鄉李冀香,長期推廣原住民傳統作物紅藜 試賣紅藜包子

中央社/ 2012.03.02 00:00
屏東縣現任議員獅子鄉李冀香,長期推廣原住民傳統作物紅藜 試賣紅藜包子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20302 14:11:43)屏東縣現任議員獅子鄉李冀香,長期推廣原住民傳統作物紅藜Djulis,並和屏東縣政府合作開發紅藜系列食品,其中研發出保留紅藜的固色技術Techonology of Fixed Colouring,將紅藜可愛的粉紅色天然活性色素呈現在常民食品饅頭和包子上,這是全世界首創的純天然活性色素-紅藜「甜菜色素Betanin」固色的結果,完全不添加人工色素,且經冷藏再二次蒸熱後,其紅藜顏色還會變化為咖啡色,更足以證明它的天然活性色素令人驚嘆!

為了推廣紅藜美食,李冀香議員於3月3日及4日在瑪家鄉禮納里部落「藜家出走-逛市集」活動中,免費請民眾試吃紅藜饅頭及試賣紅藜包子,請大家告訴大家:這美麗又營養的紅藜食品!

紅藜種子含有約50%之澱粉而被歸類為穀類作物,但因其美麗的色澤主要係來自果皮中的甜菜色素Betanin,具有清除自由基功能,尤其是呈櫻桃紅的天然活性色素,相當討喜,人見人愛,因此,在其食品加工層面上,應以整顆紅藜果實天然活性色素的呈現,才能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屏東科技大學蔡碧仁教授指出:就因為紅藜含有豐富的七種人體必需胺基酸與蛋白質(約12~18%,Johnson 1990),同時也含豐富的鈣、磷、鐵、鈉及鉀等因而被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視為具有潛力的「新作物」(Bhargava et al. 2006)。

有關臺灣紅藜之報導,始見於日據時期,日本人對泰雅族人的食用植物資源調查報告,及日人山田金治進行排灣族釀酒植物調查。有關分類相關之學名報導:紫藜(郭能成、林萬居,1997)、食用藜(張芳銘,1997)、赤藜(葉茂生,1999)及紅藜(林志忠,2003)等。林志忠說:紅藜是兼具美麗外觀與歷史哀愁的特有植物,過去被誤認為外來植物,經證實它確實為台灣原生種。

台灣原住民對於台灣藜的種植及利用方式,主要是因應傳統祭祀的需要,因此往往僅在栽種小米、陸稻、芋頭及甘薯等主要糧食作物時,僅選擇鄰近小面積的旱田,進行單一作物種植或是間作混植。依據過去各方研究及近年田野調查資料顯示,各族群多利用台灣藜進行豐收祭前的釀酒利用,產生了獨特的台灣藜釀酒文化。

例如北部的賽夏族將酒分為四類,其中添加台灣藜釀製的酒稱為pinoriyan。其作法是在每年祖靈祭前,取出穀倉的小米或陸稻進行舂搗,連同咀嚼過的藜葉放入甕中,於炭火邊,進行發酵,其釀的酒色紅而味甘甜。日人森丑之助及佐山融吉於(1917)分別調查北蕃及賽德克族群時,提到了台灣藜之當地語彙ihe或peigu,並提及具有各種神話傳說,這是台灣原住民文獻上首次提到台灣藜的神話部份。

另外,屏東縣瑪家鄉排灣族有關紅藜的神話提及:遠古時代一名女性族人將紅藜編織成頭飾,將此植物由地底下帶至地面上,讓地上植物從此繁茂成長…(資料來源:屏東縣瑪家鄉公所)。而李冀香也提及獅子鄉排灣族的傳說:一百多年前的大旱災,所有的農作物都枯死,就只有紅藜耐旱而能收成,就這樣延續了族人的性命…。

依據國立中山大學楊遠波教授的研究報告指出:屏東仍為臺灣藜(即紅藜)數量及分佈最多地區。屏東排灣族人稱台灣藜為djulis,魯凱族人稱之為baae,東部地區的部份排灣族人更依其小穗之顏色,再將之細分三種,kapulapula的花穗呈黃色,odidile為紅色系列的台灣藜,其小穗包括了紅色、紫紅色或洋紅色等幾種,uda-udasaɧ為深橙色的花穗品系。對排灣及魯凱族人來說,台灣藜不僅僅是釀酒材料,更是美味的食材,族人往往在小米及白米稀飯中,與山萵苣等野菜,一起添加,塑造台灣特有的養生飲食生文化。除了每年收穫季前的釀酒及小米糕製作外,兩族人更將台灣藜之豐富色彩應用於頭飾的裝飾花材應用,給了它另一種美麗的想像。

而對於紅藜的基礎科學研究,主要的學術機構為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郭耀綸教授係最早指導學生有關紅藜的種植研究,接著,食品系蔡碧仁教授更將紅藜的營養與利用,發揮到淋漓盡致,並開發多種紅藜加工品:紅藜飲品、餅乾、鬆餅、炸薯球、飯糰、沖泡包、泡芙等等食品,更進一步開發出紅藜保健膠囊。另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亦委託多位學者,進行紅藜相關的科技研究報告,如中山大學劉景煌教授、楊遠波教授及葛孟杰助理教授等人。

訊息來源:屏東縣政府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100236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