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復健機器人/復健效果良好 中風病患行動自如

欣傳媒/丁彥伶/台北報導 2012.02.29 00:00

原本是美姿美儀老師的徐女士今年59歲,去年7月她突發顱內出血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就醫,住院3個月後採用傳統復健方式但效果不佳,經北醫附醫副院長暨復健科主任陳適卿評估,在物理治療師陳俊宇的指導下,原本都還癱軟無力的徐女士開始機器人步態復健訓練。

機器人復健1個療程1個月,每周做3次,她的女兒表示,媽媽從原本無法站,才做了3次就可以獨自站立,做完1個療程就可以用輔具站立及行走,後來媽媽要求再繼續進行療程,共進行3個月療程後,現在不需藉助任何輔具,可以完全靠自己走路。她的女兒說,媽媽現在上下樓梯完全不需別人扶持,步態近乎正常,除了和人溝通時的反應稍慢以外,日常生活能力恢復8成以上。

很多人擔心,如果錯過了復健黃金期,以後復健就沒有效果了嗎?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醫師康峻宏認為,當然中風或其他原因引起癱瘓的6個月內復健當然很重要,但神經具有可塑性,即使過了所謂的黃金期,只要反覆不停復健,對神經進行刺激,神經也能記憶並重新學習行走的感覺。他們的病患中就有從小腦性麻痺導致下肢行動不便陳先生,在進行機器人復健4個療程後,肌力、耐力、平衡、控制改善許多,走路速度變快,體力也更好。住在山上的他,上下山時間從50分鐘縮短到30分鐘內即可走到的家。

還有1位今年35歲的精神科醫師許先生,於2009年1月滑雪意外不幸造成脊髓損傷,導致下半身癱瘓,必須依靠輪椅行動。雖然他受傷後積極接受傳統復健治療,成效卻不大,讓一心想重返職場為病人服務的他相當沮喪。

前年5月許先生轉至北醫附醫接受機器人步態復健療程,逐漸從下肢癱瘓無力到僅能靠長腿支架、助行器緩慢前進,現在行走步幅變大、步行變快、身體對稱性變佳、體力變好、也可自主控制下肢及腿部力量,也能從輪椅上站起來。過去靠鐵鞋、助行器前進5公尺要花20分鐘,現在只要用拐杖,3分鐘就能達成,雖然離自主行走仍有一段距離,但是在重新體驗行走的感覺後,讓許先生更有信心繼續復健面對未來。

圖說:徐女士靠復健機器人幫忙,從原來無法站、走,目前已經可以自己上下樓梯,行動自如,圖右為她的女兒。(記者丁彥伶攝)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