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關達那摩拘留營爭議10年未解

立報/李威撰 2012.01.12 00:00
【編譯李威撰整理報導】美國在2001年展開反恐戰爭,自第一批從巴基斯坦及阿富汗捕獲的恐怖分子嫌疑犯關入古巴關達那摩灣的拘留營算起,本月11日正好已屆滿10週年。雖然各方人士亟力奔走,總統歐巴馬也矢諾要關閉監獄,但關達那摩灣監獄的關閉似乎仍遙遙無期。在恰逢10週年的這天,《紐約時報》也邀請數名學者在網站上發表各自的意見。▲人權團體反酷刑組織(Witness Against Torture)成員10日身穿橘色連身服,在華盛頓特區的賓夕法尼亞大道上舉行抗議,反對關達那摩灣的拘留營。(圖文/路透)美國國會在2011年年底通過《2012年國防授權法案》,根據法案中的條款規定,目前被囚禁在關達那摩灣的171名拘留者中,有89人被禁止轉移至他處或重新安置。這項法案除了限制關達那摩灣的拘留者被轉移他處,現階段被拘禁的囚犯幾乎沒有被釋放的可能。反招來更多威脅歐巴馬曾表示,只要關達那摩灣監獄還存在一天,全世界就會出現更多恐怖分子。即使是前朝政府官員,許多人也都同意,關達那摩灣監獄的存在,不僅無法保障美國的安全,甚至對美國安全造成更嚴重的威脅。喬治城大學法學院教授柯爾(David Cole)表示,關達那摩灣的關閉之所以遙遙無期,罪魁禍首是國會。短視的國會抱持不要在我家後花園的鄰避心態,既不准關達那摩灣的拘留者移至美國本土,又設定重重困難讓囚犯難以轉移至第三國,除此之外還讓這些人無法獲得受審機會。他批評,蓋達組織因此有更多理由找美國的碴,國會的種種決議只是讓美國陷入險境而已。他說,關達那摩灣敗壞美國的名聲,取代自由女神像成為美國的標誌。反恐戰的必要之惡芝加哥大學法學教授波斯納(Eric Posner)有不同見解,他認為關達那摩灣監獄的存在沒有問題。美國仍與其它國家及團體(如蓋達組織)處於交戰狀態,所以美國需要一處地方來囚禁戰場上的敵人,今天就算關閉關達那摩灣監獄,仍要找其它地方來監禁被俘虜者。事實上,關達那摩灣並非唯一選擇,但波斯納相信這已經是較佳的選擇之一。美國政府的其它選擇還包括將拘留者轉移到受美軍控制的外國領土,譬如阿富汗的巴格蘭目前就關有超過1千名的拘留者,但這些人不會有受審機會,安全上也較多疑慮。或像是柯林頓政府,將拘留者送往第3國,但他們很可能在那裡遭到虐待及刑求。或者可以像歐巴馬政府,直接用無人轟炸機殺害恐怖分子嫌疑犯。但這些其他的選項對關心人權的行動者而言,都比囚禁在關達那摩灣的監獄還要糟糕。波斯納認為,只要美國長期外交策略是動用武力,關達那摩灣監獄就很難消失。拘留營處境已有改善曾前往關達那摩灣監督人權狀況的卡多索法學院(Cardozo Law School)教授波爾斯坦(Deborah Pearlstein)則表示,關達那摩灣監獄的拘留者生活狀況已有相當的改善。在2002年,關達那摩灣海軍基地監獄的人權問題層出不窮,有時甚至會傳出虐待醜聞。小布希在位時堅稱,政府有必要全權掌控犯人相關事務,法院無權限制總統的行政裁量,基本法的保障也不適用在這些囚犯身上。關達那摩灣曾一度囚禁近8百人,外界人士被禁止探訪這塊軍事基地。波爾斯坦表示,目前關達那摩灣的拘留者生活環境逐漸達到國際要求標準,頒布的行政命令似乎也有效防止再度發生虐待的情況。行政、立法及司法三部門也都承認,拘留者享有基本法律權利,拘禁人數也下降至171人,並開放外界探監的機會。法外之地亟待正視憲法權利中心(Center for Constitutional Rights)執行長沃倫(Vincent Warren)表示,從關達那摩灣設立監禁恐怖分子的監獄開始,關達那摩灣就成為超脫司法管轄的法律黑洞,囚犯的基本人權遭到否決,且被排除在法律的正當程序之外。軍事法庭審判並定罪關達那摩灣的拘留者時,採信一般正常法庭不可能採信的證據,如謠言及刑求逼供而來的證據。況且事實也證明,有些拘留者在長期囚禁之後,因證實無罪而獲得釋放。沃倫表示,儘管法院多次裁決關達那摩灣並非法外之地,但國會卻一在阻撓關閉關達那摩灣的努力。目前,關達那摩灣拘留的171人沒有被起訴也沒有審判,政府只是透過散布恐慌及耍花招的方式,讓關達那摩灣成為事實上的永恆監獄。沃倫認為,現階段應該要廢除國防授權法案中有關拘留者的條款;而歐巴馬應盡快兌現關閉的承諾,讓美國人確信總統是尊重法治的國家領袖。許多批評人士認為,反恐戰爭本身就站不住腳,國會也不開向蓋達組織宣戰,因此蓋達組織的嫌疑犯就不該像是敵軍一樣無限期的羈押,而是應該交付法庭或釋放。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