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歐洲200年一遇大旱 多瑙河乾到船擱淺

自由時報/ 2011.12.07 00:00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由於東歐和巴爾幹半島降雨稀少,中歐部分地區遭遇自一七七五年來有紀錄的最乾旱十一月,致使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的水位不斷降低,下游航運幾近癱瘓;在塞爾維亞和匈牙利邊界的河段估計已有約八十艘貨船擱淺,部分河床更是乾涸見底,許多二戰期間未爆炸的炸彈和沉船殘骸露出水面。

下游貨運量僅剩四分之一

匈牙利籍船長巴拉茲的船也困在河床中動彈不得,他說:「我擔任船長多年的生涯中,從不記得有這麼嚴重的乾旱。」

多瑙河全長兩千八百六十公里,流經八個國家,最後注入黑海,是歐洲最重要和最繁忙的水上運輸通道。然而,乾旱導致多瑙河上的船隻陷入危險之中,保加利亞境內的河段水位甚至下降到一九四一年以來最低點,很長一段水域已無法航行。

奧地利河流資訊服務測試中心指出,由於水位降低,多瑙河貨船只能運送平時四分之一載貨量,貨物被迫轉用公路和鐵路運輸。保加利亞河川局副局長伊凡諾夫說:「不僅多瑙河下游缺水情況危急,就連上游的匈牙利、奧地利以及德國也開始缺水,船運成本急劇增加,我已不想去計算損失了。」

東歐農業、飲用水拉警報

氣象專家對歐洲這場冬季大旱還無法提出確切解釋。乾旱還引發連串問題,包括塞爾維亞水力發電快要停擺,波士尼亞飲用水短缺,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農作物受到威脅。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現,多瑙河下游流域鳥類數量正急劇減少。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