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專欄/「民眾」和「公民」的政治意涵差在哪?

蕃論戰/陳妤寧/專欄 2014.10.08 00:00
自三一八學運以來,越來越多人開始使用「公民」這個詞,來向政府要求更大的參政尺度,要求決策過程應該公開透明不黑箱、要求開放公聽會讓「公民」參與。仔細想想,「公民(參政)」好像比過去民進黨時代大家偏好使用的「人民(當家作主)」,聽起來少了一點煽情味,多了一點高級的知識份子味。就像古希臘時代的雅典城邦一樣,公民是指一群有能力參與民主的人,而他們之中通常不包含婦女、窮人、奴隸以及居住在雅典的外國人。觀察一下政壇中的新氣象,柯文哲也頻頻主打「公民參與」牌、還有最近由多位教授、律師、作家等人成立的新政黨「公民組合」,都夾帶了這樣的觀念在使用「公民」一詞。總而言之,用公民這詞讓人感覺更清新,也比過去的「人民」、「民眾」、「大眾」這些詞感覺起來更具有一種積極主動的氣息。 再回過頭來看,最愛用「民眾」這個詞的普遍是政府官員和學者專家,他們使用這個詞時充滿善意,最耳熟能詳的句型莫過於「我們應該努力讓民眾了解」。特別是從三一八學運以來,政府開始慢慢思考更多「透明化」和「網路參與」的工作,例如嘗試舉辦了經貿國是會議的網路直播等。「我們一直很努力的在做呀,這一切都是為了大家好,民眾卻因為什麼都不了解而胡亂批評我們。」這種委屈在公家機關俯拾即是。政府面對「民眾」的這種無奈與心酸,大概可以用「你不懂啦」四個字來代表。的確,我們的政府機關中不乏各種領域的專家,不過,這群專家似乎和第一段喜歡用「公民」一詞的族群處在平行世界。仔細想想,「我們應該努力讓民眾了解」這種用法中,預設了一種上對下的傳播位階、以及一種專業者面對無知者的「佈道」感。政府舉辦各種網路上或實體生活中的公聽會,是否真的打算將收集到的意見回饋納入修正政策的參考?如果沒有,那政府只是更認真、更努力地從事讓人民可以閉嘴的工作,不要擋在他們推展國家重大政策的道路中間。 掌握知識一向是參政的基本門檻,否則民主容易演變為「一群會投票的驢」。但是無論是新興熱血的學運派、還是謹慎保守的政府派,「擁知識而自重」對於民主同樣具有顯而易見的危險性。若我們預設擁有一定知識水平以上的人「才配」討論民主,那麼「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的意義為何?社會中沒有機會受到良好教育的窮人和各種弱勢族群,如何表達他們對於政府的期待?還是終其一生只能被塞上奶嘴、並被告知「我來幫你決定吧,我比你更專業」?倘若想用奶嘴來替代聆聽,任何一個政黨或是民間團體,都不應該再戴起「弱勢族群權益代言人」這個不負責任的帽子。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